我常會夢到那一幕,關於午後溫熱微風吹過窗簾時,陽光灑落在某個人身上這回事。

當女版藤井樹(中山美穗)將借書卡翻過來的那瞬間,金黃色的陽光灑落在她臉上。或是,男藤井樹(柏原崇)拿著書本,微風徐徐地吹緩過他臉龐。他遙望著前方,我們全成了他眼神裡的俘虜。這兩個橋段成為一種難以言喻的魔幻時刻,當我腦海裡停止思考,不知為何,《情書》電影裡這兩幕戲總是如此深刻地印在眼簾。

身為本片導演的岩井俊二為這故事執筆,出版成小說。既然會如此眷戀電影裡那種恬淡的心情曲線,沒道理不好好看完這本書,重新捕捉當年與這部電影交會時的最初觸動。

回到書裡,大部份的節奏轉折和電影相仿。書裡的排版更是刻意與逝去的時光感重疊,有點泛黃又偏粗糙的紙質,像是磨過歲月痕跡的樣子。字裡行間的寬度排整也拉大了閱讀空間,讓我們這些忠實讀者們悠悠地讀著,絲毫不覺得有任何壓迫感。每句話都讓我懷念著當年看電影時的起承轉合。然而,書裡沒有過多電影中著墨的青春稚氣,關於男藤井樹作弄女藤井樹的套頭紙袋調皮橋段,並不存在於書裡。

忘了說,情書是一部關於同名同姓後發生的巧合機遇,也因為同名同姓,當年高中同班的兩位藤井樹成為眾人開玩笑的焦點,班上同學總愛鬧他們是天生一對。甚至在值日生名字上都會寫上兩人名字,再勾勒出一道箭形符號,象徵他們熱戀ing。

對於女藤井樹而言,男藤井樹的存在總令她不知所措,略顯尷尬。同樣的名字放在男生身上卻會對她帶來如此彆扭的青春印記,有時恨不得對方和自己不要撞名就好了。傻氣的青春孩子們,總視愛情是羞羞臉的起點。

那個年紀談愛說太早,問情為何物更是為賦新詞強說愁。不懂得愛,只好逃避,只好默不作聲,只好…只好。

悄悄喜歡一個人,令人深感困惑,如何表白以及無數個如何如何,我們沒有解答。

同名同姓的緣份安排,註定為這故事添上美好的結局句點。而起點則是因為故事裡的女主角博子為了準未婚夫藤井樹因山難去世痛苦不已,她試著想放下那些傷痛讓自己沉澱,於是選擇寫了一封信給他。正因地址抄錯了,寄到了藤井樹當年班上另一位女孩手上,這個巧合慢慢地擴散出愛情裡的細微心思。

《情書》裡討論三種愛情面相。

一是博子對藤井樹的忠誠愛情,淚水讓這段愛情變成無可動搖的純真鏡子,你看著博子在山谷裡喊叫的「我很好」時,也忍不住反芻著記憶,我是否曾經想對某個人說出「我也很好」呢?

同時,書裡還描寫另一段忠誠的感情,就是後來守護在博子身邊的秋葉竟是如此令人心疼地愛著博子,明明知道博子心中最愛的那個人可能不是自己,必然接受博子不斷地思念已逝的藤井樹,更陪她回到鄉下尋找昔日藤井樹身影。

畢竟秋葉對藤井的死也懷抱著愧疚感,這部份合理化了秋葉得接受博子心裡的第一順位是藤井,自己只能默默排第二順位。終究,我們能大方地坦承,自己不一定是心愛的人最在乎的嗎?

二是男藤井樹對女藤井樹的低調示愛,這一部份讓《情書》整個故事頓時間升華,讓觀眾記憶深鑿刻畫,緩緩細想自己當年青春時的莽撞無知。

女藤井樹在書中和博子書信往返時,她透露一想到這位當年和她同名同姓的藤井樹時,完全沒什麼好的印象,甚至是負面觀感。學生時代全因這位同學害她過得並不開心,總是得接受班上同學戲弄嘲諷,拼湊起當年尷尬的印象盡是無奈。

後續圖書卡裡的心機,證明了這份暗戀始終藏在男藤井樹之中,還好最後女藤井樹總算知道了。這一直是《情書》裡最曖昧最美的故事設定,讓人著迷,令人可以忽略現刻的殘酷傷感。前提是,你得有像藤井樹那樣經歷的愛情。

三是我們會不會喜歡上相似的人們呢?因為博子不斷地被說很像女藤井樹,博子在書裡透露這樣的感覺並不開心。這代表了,男藤井樹始終喜歡同一類型的女孩,博子會成為藤井樹的女友、未婚妻,其實是和他當年暗戀的同學女藤井樹長相神似。也因為如此,所以電影才都是由中山美穗出任博子與長大後的女藤井樹一角。這個設計,讓人幾分感動幾分感慨。

再反過來說,我們對待初戀的角度又是什麼樣的心情呢?就男藤井樹而言,他始終是愛著女藤井樹,只是他的害羞寡言無法說出口,直到遇到了外型神似女藤井樹的博子才正式譜出了一段戀情。

岩井俊二的書裡氣息是平順道來,沒有什麼華麗的詞藻修飾種種心聲,跟著故事重新溫息了電影當年帶來的窩心。

若你是一位新讀者,當年沒看過電影,那更好,至少這篇書評也沒有引爆故事裡最大的那顆地雷。

《情書》勾勒出愛情裡的悵然若失與再次相遇的可能性,我們的愛情假設能列印出著歷史紀錄的話,按下「回復」鍵,我們都很想回到不熟悉愛情的那片刻,彌補昔日的無能為力。《情書》這故事給足我們想像,願你也時常想起那一刻,翻起借書卡背面的那時候。你看的,會是誰呢?

加入膝關節粉絲團,請點這裡

展延閱讀情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膝關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