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再套一句我網友宋胖形容《刺客聯盟》的說法,有些電影預告片看似精彩,但實際上和影片卻是兩回事。
然而,《黑暗騎士》卻是部本片比預告片精彩一百倍的電影,因為太多文戲沒辦法在預告片裡交待清楚,也沒辦法在短短一分半內的預告片體驗整部片的企圖野心
這是一部讓華納片廠能在影史上驕傲的電影,甚至能有充份藉口讓大家全忘記之前四部蝙蝠俠電影(我特指後兩集,喬舒馬克的。提姆波頓的那兩部造景與質感好但卻無法打動我)
不用擔心以下文章藏雷,事實上,一‧點‧雷‧都‧沒‧有!不妨當成看《黑暗騎士》前的導讀。還有認為我標題過於誇張的人,等你看了片就會發現這一點也不誇飾,今年另一部棒棒棒超好看片,很可能落在動畫片《瓦力》(Wall.E)身上。歡迎暑假結束後再來檢驗我的預言。努力以「個人創作理念」和「片廠賺錢心態」拔河,是每個導演心中最大的習題,以《黑暗騎士》(The Dark Knight)為例,是一個非常優秀的例子。
在我訪問之前,其實早已聽說華納高層希望《黑暗騎士》導演克里斯多夫諾蘭(Christopher Nolan)在本集中,為之後的DC旗下的漫畫巨作《正義聯盟》( Justice League )電影版鋪路,因此要諾蘭在這片中放入一些伏筆,結果被諾蘭以「愚蠢的念頭」擋回去。
(從這樣的例子來看,《鋼鐵人》與《無敵浩克》之間為了後面電影《復仇者聯盟》(The Avengers)所拉扯的超文本(Hyper Text)連結似乎顯得心計甚重,這些超連結伏筆似乎也只能成為影迷間津津樂道的話題,至於是否能成為電影誕生而鋪路?其實還一切言之過早)
諾蘭只想實實在在完成一部犯罪類型電影,甚至不是部漫畫英雄電影。(他甚至執意以35釐米規格拍片,捨棄目前最夯的數位拍攝手法,這讓很多戲院不太能做他生意。但諾蘭仍堅持電影就是要看35釐米規格,片中還有多場戲是用IMAX鏡頭拍攝,在看片之前我對這做法感覺是無謂之舉,看了之後才發現諾蘭想法是正確的。沒有如此壯麗的巨型銀幕鏡頭效果,根本呈現不了蝙蝠俠從高樓縱身躍下飛行的速度感與視覺刺激。)
就片論片,《黑暗騎士》確實是部極度優異的犯罪類型電影,警匪間的鬥智比心理戰,都有著細膩而深動的台詞觸動觀眾,如蝙蝠俠的管家阿福對他說:「其實這一切是你先越過了常理規範,才有人繼起與你做對。」、「這世界上不是每個人都以正常邏輯思考,有些人就是只想看世界陷入火海」。雙面人哈維說:「要嘛像英雄般地壯烈成仁,不然就是活得夠久然後成為個大壞蛋。」這幾句話都足以幫台詞功不漂亮的蝙蝠俠添上深刻印象。
對照起漫畫類型電影的冠軍首選《蜘蛛人2》,《黑暗騎士》在《蝙蝠俠:開戰時刻》縝密處理蝙蝠俠的細微原則建構後(如為何要選蝙蝠,如何設計蝙蝠裝與車子等),在本集節奏明快甚多,也討論了蝙蝠俠誕生後的媒體造神運動,開場就有多位蝙蝠俠現身,動機之有趣讓人發噱。
就一部暑假爆米花電影而言,《黑暗騎士》的文戲肯定過多,在反派角色心態側寫下,有著更精準而生動的分析。當你厭惡反派作風時,卻還會同情甚至認同他們的選擇。就這一點來看,《黑暗騎士》比《蜘蛛人2》來得細膩幾分。或許是希斯萊傑演的小丑過於攝魂駭人,他散發出的癲瘋神經喜感無人能敵,那場在醫院炸掉整棟大樓的過程,證明了他為何能被媒體掌聲肯定,甚至有望角逐明年奧斯卡。
在特效化妝的臉龐背後,小丑代表著憤世嫉俗、善於挖掘人類黑暗面等超越世俗想像的個性,也因如此而格外迷人,這些元素都難以在其他漫畫角色中難以尋獲。希斯萊傑為小丑改變的不光是聲線發音與表情猙獰,那些基本配備只顯得匠氣,他難得的是把洞悉人性的自信寫在臉上,即使被蝙蝠俠打到快死也不改嘻皮笑臉。(害我們問小丑有什麼弱點時,編劇笑說小丑可能怕自己太無聊吧)
全片另一個反派雙面人就是小丑工於心計後的受害者。他代表一個純善的正義代表,也會被憤怒心蒙蔽雙眼,為了復仇而性情大變,雖然戲份也很重,但明顯被光芒四射的小丑整個蓋了過去。至於片中的女性角色,也就是蝙蝠俠的愛人瑞秋,仍保持上集的失焦,角色在情感上構築薄弱,或許這是諾蘭在他多年作品中對女性角色處理上總是棘手多刺,往往點到為止。
瞧瞧《頂尖對決》或上集蝙蝠俠,女性角色在他片中全是一個模樣。或許這是為了加速《黑暗騎士》的情節流程,太著重蝙蝠俠愛情部份可能會拖慢全片節奏。而我嫌棄上集動作戲過少的問題,在這集獲得充分解決,除了拳拳到肉的近身對打之外,也強化了蝙蝠俠的飛行本領,另外蝙蝠俠的道具部份則由帥氣的蝙蝠機車取代,能甩尾還能保持強大火力(還不會勾到蝙蝠俠的斗蓬才更厲害),在漫畫般的天馬行空道具設計下,其實還是有相當濃厚的合理性,絲毫不讓觀眾覺得過於誇張離譜。
如蝙蝠俠若瞬間要他從高樓跳下,他也會來不及反應而摔得滿身是傷,這些小細節諾蘭都處理得很好。蝙蝠俠是「人」,是百分百的血肉之軀,我想影史上不會有這麼人性化的英雄人物。但就差在你永遠透視不了他真正的感情能量。蝙蝠俠像是個不管白天與黑夜,都活在面具之下,永遠有著沉鬱無解的自我認同。他努力幫助社會恢復秩序,卻引發了更大社會動亂,甚至在這些混亂背後他還要成為代罪羔羊。他並不快樂,相反地,唯有面對和他同類型的小丑等角色才會產生「同儕心態」,從同一個世界走出來的模子,卻有著天與地的差別。
總結而言,《黑暗騎士》能被大家勇敢預言,將會是今年最優秀的電影,就在於導演諾蘭和編劇們,努力在人物塑型上有著異常多元的反覆論述,一層又一層地把這些角色保護色剝開,讓觀眾在見證這些娛樂我們的角色同時,也窺視我們的多變人格藏在哪個角色之中。這早已跨越漫畫電影所要呈現的娛樂性,甚至比爛好人超人、老是有勇無謀的金鋼狼/綠巨人浩克、享樂主義及攻於心計兩相為伴的鋼鐵人饒富深省許多。
然而,《黑暗騎士》卻是部本片比預告片精彩一百倍的電影,因為太多文戲沒辦法在預告片裡交待清楚,也沒辦法在短短一分半內的預告片體驗整部片的企圖野心
這是一部讓華納片廠能在影史上驕傲的電影,甚至能有充份藉口讓大家全忘記之前四部蝙蝠俠電影(我特指後兩集,喬舒馬克的。提姆波頓的那兩部造景與質感好但卻無法打動我)
不用擔心以下文章藏雷,事實上,一‧點‧雷‧都‧沒‧有!不妨當成看《黑暗騎士》前的導讀。還有認為我標題過於誇張的人,等你看了片就會發現這一點也不誇飾,今年另一部棒棒棒超好看片,很可能落在動畫片《瓦力》(Wall.E)身上。歡迎暑假結束後再來檢驗我的預言。努力以「個人創作理念」和「片廠賺錢心態」拔河,是每個導演心中最大的習題,以《黑暗騎士》(The Dark Knight)為例,是一個非常優秀的例子。
在我訪問之前,其實早已聽說華納高層希望《黑暗騎士》導演克里斯多夫諾蘭(Christopher Nolan)在本集中,為之後的DC旗下的漫畫巨作《正義聯盟》( Justice League )電影版鋪路,因此要諾蘭在這片中放入一些伏筆,結果被諾蘭以「愚蠢的念頭」擋回去。
(從這樣的例子來看,《鋼鐵人》與《無敵浩克》之間為了後面電影《復仇者聯盟》(The Avengers)所拉扯的超文本(Hyper Text)連結似乎顯得心計甚重,這些超連結伏筆似乎也只能成為影迷間津津樂道的話題,至於是否能成為電影誕生而鋪路?其實還一切言之過早)
諾蘭只想實實在在完成一部犯罪類型電影,甚至不是部漫畫英雄電影。(他甚至執意以35釐米規格拍片,捨棄目前最夯的數位拍攝手法,這讓很多戲院不太能做他生意。但諾蘭仍堅持電影就是要看35釐米規格,片中還有多場戲是用IMAX鏡頭拍攝,在看片之前我對這做法感覺是無謂之舉,看了之後才發現諾蘭想法是正確的。沒有如此壯麗的巨型銀幕鏡頭效果,根本呈現不了蝙蝠俠從高樓縱身躍下飛行的速度感與視覺刺激。)
就片論片,《黑暗騎士》確實是部極度優異的犯罪類型電影,警匪間的鬥智比心理戰,都有著細膩而深動的台詞觸動觀眾,如蝙蝠俠的管家阿福對他說:「其實這一切是你先越過了常理規範,才有人繼起與你做對。」、「這世界上不是每個人都以正常邏輯思考,有些人就是只想看世界陷入火海」。雙面人哈維說:「要嘛像英雄般地壯烈成仁,不然就是活得夠久然後成為個大壞蛋。」這幾句話都足以幫台詞功不漂亮的蝙蝠俠添上深刻印象。
對照起漫畫類型電影的冠軍首選《蜘蛛人2》,《黑暗騎士》在《蝙蝠俠:開戰時刻》縝密處理蝙蝠俠的細微原則建構後(如為何要選蝙蝠,如何設計蝙蝠裝與車子等),在本集節奏明快甚多,也討論了蝙蝠俠誕生後的媒體造神運動,開場就有多位蝙蝠俠現身,動機之有趣讓人發噱。
就一部暑假爆米花電影而言,《黑暗騎士》的文戲肯定過多,在反派角色心態側寫下,有著更精準而生動的分析。當你厭惡反派作風時,卻還會同情甚至認同他們的選擇。就這一點來看,《黑暗騎士》比《蜘蛛人2》來得細膩幾分。或許是希斯萊傑演的小丑過於攝魂駭人,他散發出的癲瘋神經喜感無人能敵,那場在醫院炸掉整棟大樓的過程,證明了他為何能被媒體掌聲肯定,甚至有望角逐明年奧斯卡。
在特效化妝的臉龐背後,小丑代表著憤世嫉俗、善於挖掘人類黑暗面等超越世俗想像的個性,也因如此而格外迷人,這些元素都難以在其他漫畫角色中難以尋獲。希斯萊傑為小丑改變的不光是聲線發音與表情猙獰,那些基本配備只顯得匠氣,他難得的是把洞悉人性的自信寫在臉上,即使被蝙蝠俠打到快死也不改嘻皮笑臉。(害我們問小丑有什麼弱點時,編劇笑說小丑可能怕自己太無聊吧)
全片另一個反派雙面人就是小丑工於心計後的受害者。他代表一個純善的正義代表,也會被憤怒心蒙蔽雙眼,為了復仇而性情大變,雖然戲份也很重,但明顯被光芒四射的小丑整個蓋了過去。至於片中的女性角色,也就是蝙蝠俠的愛人瑞秋,仍保持上集的失焦,角色在情感上構築薄弱,或許這是諾蘭在他多年作品中對女性角色處理上總是棘手多刺,往往點到為止。
瞧瞧《頂尖對決》或上集蝙蝠俠,女性角色在他片中全是一個模樣。或許這是為了加速《黑暗騎士》的情節流程,太著重蝙蝠俠愛情部份可能會拖慢全片節奏。而我嫌棄上集動作戲過少的問題,在這集獲得充分解決,除了拳拳到肉的近身對打之外,也強化了蝙蝠俠的飛行本領,另外蝙蝠俠的道具部份則由帥氣的蝙蝠機車取代,能甩尾還能保持強大火力(還不會勾到蝙蝠俠的斗蓬才更厲害),在漫畫般的天馬行空道具設計下,其實還是有相當濃厚的合理性,絲毫不讓觀眾覺得過於誇張離譜。
如蝙蝠俠若瞬間要他從高樓跳下,他也會來不及反應而摔得滿身是傷,這些小細節諾蘭都處理得很好。蝙蝠俠是「人」,是百分百的血肉之軀,我想影史上不會有這麼人性化的英雄人物。但就差在你永遠透視不了他真正的感情能量。蝙蝠俠像是個不管白天與黑夜,都活在面具之下,永遠有著沉鬱無解的自我認同。他努力幫助社會恢復秩序,卻引發了更大社會動亂,甚至在這些混亂背後他還要成為代罪羔羊。他並不快樂,相反地,唯有面對和他同類型的小丑等角色才會產生「同儕心態」,從同一個世界走出來的模子,卻有著天與地的差別。
總結而言,《黑暗騎士》能被大家勇敢預言,將會是今年最優秀的電影,就在於導演諾蘭和編劇們,努力在人物塑型上有著異常多元的反覆論述,一層又一層地把這些角色保護色剝開,讓觀眾在見證這些娛樂我們的角色同時,也窺視我們的多變人格藏在哪個角色之中。這早已跨越漫畫電影所要呈現的娛樂性,甚至比爛好人超人、老是有勇無謀的金鋼狼/綠巨人浩克、享樂主義及攻於心計兩相為伴的鋼鐵人饒富深省許多。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