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mtv-kick-ass-poster-1.jpg
諧擬(Parody),以模仿為前提,添以諷刺,重新解釋,給予另一種風貌。《驚聲尖叫》(Scream)就是代表作品。《驚聲尖叫》反芻了恐怖片、驚悚片,展現了後現代主義精神,透過內爆(Implode)、後設解構,強化顛覆反骨的DNA。

例如:追尋兇手時絕對要組隊前往(過去在驚悚片/恐怖片裡,男性角色都叫女性待在原地不要動,接著男性角色一碰到兇手時,就被對方殺了。女性或其他團體成員當然不會原地不動,但只要剩下的人想去找同伴,一定會分頭找人,接著各別被做掉。)、壞蛋絕對不會只有死一次(永遠死不完、復活,所以主角一定要親自斃了兇手,還要double check)等,都是《驚聲尖叫》在當時能成為話題之作的元素。

 

惡搞聞名的《驚聲尖笑》(Scary Movie)(這系列本身就是從反諷《驚聲尖叫》而來)、《笑彈龍虎榜》系列、韋恩兄弟(Wayans)執導的系列惡搞的電影更是諧擬的必選作品。

 

當代原創精神逐漸難尋,創作者選擇在經典作品裡取經,展延出多重觀賞角度的諧擬作品,堆砌出更豐厚的肌理。

 

當然,這是一道門檻,是一道考驗觀眾吸收多少當代作品的尋趣捷徑。沒有大量吸收電影文本者,肯定對諧擬作品不解風情,甚至感到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無趣甚極。

 

《特攻聯盟》(Kick-Ass)則是讓我們看見原作馬克米勒(Mark Millar)對當代漫畫的深度涉入。舉凡驚奇漫畫的《蜘蛛人》、《X戰警》、《驚奇四超人》,DC漫畫的《超人》與《蝙蝠俠》,全是《特攻聯盟》的母本素材。

 

於是男主角戴夫妄想成為變裝英雄,想要透過當英雄,體驗自我感覺良好的興奮情緒,好讓他不再是宅男小峱峱,。

 

結果,他第一次當英雄扮成「屌爆俠」(Kick-Ass)時,就被人打個半死,還被車子撞到全身骨頭錯位,中樞神經傷到缺乏知覺。最後醫院幫他全身打鋼釘,戴夫看著自己的X光片時,他竟驚呼說:「哇,我簡直是金鋼狼嘛!」讓人感到主角的異常樂觀與自嘲精神。也是「打斷筋骨顛倒勇」的具體實例。

 

戴夫扮裝其一目的是想當英雄,實踐凡人英雄主義。其二是想把妹,甩開宅男打手槍日子。於是他說出「蜘蛛人和彼得帕克有什麼不同?答案是蜘蛛人把得到妹。」這句台詞。相同的,也適用在超人身上(克拉克在戴上眼鏡時永遠是不起眼的報社記者)。美國YA電影裡的男性角色常為了吸引女性而洋相百出,《特攻聯盟》裡的戴夫在前半段演活了這樣的宅男角色,讓人慢慢地認同這個角色的心路歷程,相信他的凡人英雄夢想,渴望他能羽翼漸豐,變成他所期待的英雄

 

《特攻聯盟》若只有戴夫這個角色,恐怕只是另一個模仿《蜘蛛人》的二流電影。影片最搶眼的則是尼可拉斯凱吉飾演的大老霸(Big Daddy)與克蘿伊摩蕾茲(Chloe Moretz)飾演的超殺女(Hit Girl)這對父女檔。

 

父女倆對黑道老大Frank D'Amico心懷怨恨,於是兩人密謀復仇計畫,女兒更接受長達6(或更久)的不可思議、極不人道的訓練過程,突顯兩人默契十足,活像蝙蝠俠與羅賓。

 

這段情節像《原罪犯》(Old Boy)加《追殺比爾》(Kill Bill),特別是超殺女初登場的背景音樂神似《追殺比爾》裡的氛圍,十足日本春青少女風格的俏皮(其實是用了THE DICKIES的BANANA SPLITS一曲),配的畫面卻是凶悍至極的獵殺情節。把如此真實的殘忍感卡通化,不讓觀眾感到這段砍殺太過暴力。這更是全片最迷人的模樣,把最血腥的畫面融合戲謔音樂或台詞,成為當代卡漫動畫改編的電影裡前所未見的高度反差。

 

另一個角色「赤霧人」(Red Mist),他則是打著英雄外衣之下,只能做個虛有其表的宅男。其實他活在巨大的父權主義陰影下,和《超人特攻隊》裡當初那個想當英雄,最後卻變成反英雄的辛拉登(Syndrome)一樣。他們都渴望成為英雄,但卻無法走上正途,悲劇般的反英雄角色,為戲劇後半段帶來最重要的引爆衝突點。

 

《特攻聯盟》也懂得時下Youtube、新聞造就的素人風潮,任何人都可能在未來紅上15分鐘這句話更應驗在本片。當代媒體喜愛片面而不需要深度文本的網路新聞,變裝英雄順勢成為新聞焦點,為這些變裝英雄造神,英雄所產生的群眾效應是新聞所好奇的,是否討論英雄論述,則是無所謂的浪費力氣。

 

影片中後段更透過媒介上演英雄與壞蛋之間的殘酷戲碼(彷彿是當年賓拉登透過半島電視台,播放他威脅美國不得處決911主謀,否則將處決美國人質一樣的新聞畫面。另外,《鋼鐵人》也用過類似橋段。),讓主角們的復仇之路有了正義美名,以暴制暴才是觀眾最愛的情節。超殺女與屌爆俠用了不少離譜,但還能在合理範圍內的尋仇方式畫下完美句點,徹底撥動觀眾的腎上腺神經。部份取景更刻意向電玩射擊遊戲致敬,相信會讓電玩迷感到極度親切。

 

《特攻聯盟》表面上演玩世不恭的惡搞態度,把卡漫、電玩的風格共冶一爐,看似戲謔,但骨子裡還是極端保守的。那些來自他方的邪惡(俄籍販毒人士、義籍黑幫)仍得不到應有的反向論述,片中也一定要設計幾位善良的黑人才能平衡好萊塢的種族問題(如凱吉昔日的警界伙伴)

 

作為春季檔的《特攻聯盟》,獻上了今年最不可思議(或是預估與本質的最大落差,本以為是部惡搞爛片,豈料最後竟是部高潮無止盡的High)而甜美的英雄復仇之旅。雖然表現手法瘋狂誇飾,卻招招管用。

 

特別是「With no power comes no responsibility.」,完全消遣《蜘蛛人》那句「能力越大,責任越大」的經典對白,觀眾在爆笑掌聲間,或許下一秒已忘記這些kuso台詞,卻不應小看《特攻聯盟》已經開拓了英雄/反英雄的格局視野。

 

在反覆論述英雄本質、社會功能性等議題間,《特攻聯盟》能以蜻蜓點水篇幅內給予觀眾最大省思/想像。加上套用媒體造神運動的推波助瀾,英雄妖魔化,或是妖魔英雄化,其實也都在一線之間。

原文請見http://tw.movie.yahoo.com/moviereview/d/a/100415/3/jn4.html

【本篇人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膝關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