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阮經天.jpg
有誰敢說賽前猜到阮經天會拿影帝的?哪個命理老師有算到的?我們都要去找他問樂透!
冷冷冷!大爆冷門!本屆金馬獎不少獎項令不少專家眼鏡碎一地,從最佳男主角阮經天到女主角呂麗萍獲獎令人頗感意外。就結果論而言,或許是好的,因為台灣電影總算把幾個大獎全留在主場,可謂是台灣電影豐收的一年。

張作驥導演的《當愛來的時候》賽前呼聲大熱,14項入圍最後抱回最大獎最佳影片及攝影與美術設計。還好沒上演去年《如夢》賽前入圍最多,最後卻全軍覆沒的慘況。

《當愛來的時候》美術彭維民獲獎時透露,只有30萬成本做美術,業界人士都知道,只有30萬要做出一部片有多困難。《當愛來的時候》代表台灣電影如手工業,一點一滴都是拼出來的。張作驥導演優秀的視野沒讓影片因成本過低而質感粗糙,故事綻放出來的能量是動容的,儘管大媽呂雪鳳沒獲獎,相信觀眾的眼睛都已經認同了片中這整個家庭的刻苦鬥嘴心聲,儼然就是許多庶民家庭的日夜寫照。獲得最佳影片是對張作驥導演最好的鼓勵,也希望他能重新梳理前幾年的鬱悶困志,再次出發。

《第四張畫》整部片最該拿的獎,一是劇本二是攝影,結果都沒拿到,還好導演反而給了鍾孟宏,也拿下年度台灣傑出電影。就獎項上的分佈,或許會教人不解,因為《第四張畫》及《當愛來的時候》都入圍年度台灣傑出電影獎,但《第四張畫》反而擊敗了《當愛來的時候》。而最佳劇情片戰局上,倒是由《當愛來的時候》擠下了《第四張畫》。就給獎邏輯上是有些問題的,不免引人好奇。《第四張畫》攝影極度精致,結果輸給視覺樸素的《當愛來的時候》。但最後評審仍肯定鍾孟宏的執導功力而給他導演獎,就給獎意義而言,《第四張畫》與《當愛來的時候》應該都是評審的心頭好,給獎左右為難,僵持不下的前提,才發生分家局面。

鍾孟宏的《第四張畫》展現拍片膽識,一幅幅畫之間的意義透露了他刻意節制的距離,不要把社會意識或虐童暴力等議題賦予這部片太沉重的擔子,《第四張畫》是如此沉穩地,一步步踏入我們心房。鍾孟宏拿導演獎,一點也不意外。

大爆冷門的,應該就是「小天」阮經天了。他在《艋舺》裡的角色確實是最豐富的,他並沒有辜負這個角色應有的深度。但平心而論,這時拿獎會不會太早?影帝這封號會不會讓他日後接戲都被人以高標準看待?

我認同小天已經被按下會演戲的那個「按鈕」,他未來絕對是位大將,只是太早拿獎一定要懂得自我調適,否則想想奧斯卡影后葛妮絲派特蘿就知道。

外界給予一個年輕影帝后的壓力肯定不小,小天未來路還很長,變化性很高。今年金馬評審討論男主角時,小天一開始就領先另外兩位(王學圻反而沒被關愛)。阮經天要珍惜這個運氣,已經有了基礎實力,未來就是看運氣能讓他如何更旺。

一樣令人意外的是《玩酷青春》裡的呂麗萍,她是把整部片撐起來的大將。和她戲份一樣重的《唐山大地震》裡的徐帆則稍嫌過度煽情,畢竟把大家淚水都逼出來其實也是不容易。金馬獎往往願意給老將機會,呂麗萍掌握住了一次可貴機會,表演收放自如又不過度誇飾,喜劇的故事還帶了點溫馨能量,這種路線絕對是討喜的。張艾嘉只能說本來在《觀音山》戲份就不是那麼重,輸在先天起跑點。

總結而言,幾部台灣片,該獲鼓勵的,大部份都給獎點在正確位置,如《父後七日》的改編劇本及男配角吳朋奉。《台北星期天》的何蔚庭執行力高,從短片《夏午》到這部都證明他的創新格局異於一般台灣電影創作者。李千娜獲新演員確實也讓人跌破眼鏡,不過最佳新演員的給獎邏輯向來變化多端,一會是看好未來星路,一會是演出自然清新,一下子可能是驚為天人的演出。每年新演員都沒幾人猜得對,李千娜也贏得有幾分運氣。

今年製播單位台視應該是整場金馬頒獎晚會最該被檢討的單位,導播抓現場嘉賓反應都慢半拍或抓不對人,舉例來說,如黃渤要台下女主角表現出就算別人得獎,自己也要很大方的笑,請大家練習不緊張的微笑樣子時,製播單位沒在第一時間捕捉大家反應。許多應該對準其他賓客畫面,都拍林志玲與曾志偉。小S一開場拿各位明星導演名字開玩笑時,製播單位也應該要拍被點名的嘉賓表情才對,台視完全不管這樣的反應畫面才是最可貴的。一連舉辦多場大型晚會的台視,完全沒從前幾次學到教訓,台視真是該被打屁股,可以讓典禮生色的製播過程都沒添加趣味橋段,這樣怎讓觀眾感受這場電影大拜拜的溫馨趣味呢?

原文請點這裡請點,然後記得點個推喔

您是第 位訪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膝關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