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部能夠成功賣座的電影得先有吸引人的片名,接著是讓人產生興趣的預告片。再看卡司能否使觀眾投下決定性的一票。

《阿嬤的夢中情人》(Forever Love)剛好集以上缺點於一身,首先是片名令不少人打了退堂鼓,接著是預告無法呈現本片菁華,最後是卡司與這片類型組合在一起也使觀眾摸不著頭緒。

宅男女神安心亞能演戲嗎?憂鬱小生藍正龍能搞笑嗎?這些諸多疑惑都使觀眾購票前產生不確定感,忍不住對這部片「錢」景堪慮。

於是,一部就電影包裝的工作近乎全敗的狀況來看,或多或少都反應出國片宣傳發行上總有這麼多變數,畢竟電影宣傳行銷就是要把作品「隱惡揚善」,《阿嬤的夢中情人》在這環節上的遺憾,險些就要斷送掉這部好片。

《阿嬤的夢中情人》既呈現了當年台語片時代的創意天馬行空,於是在片尾剪出當年許多經典台語片令人啼笑皆非的段落,佐證本片故事設計並非胡謅瞎寫。倒是自由發揮那首《打電影》歌詞提到星際大戰就有點古怪,因為台語片在1970年之後就已經進入冰河期,所以這樣的時空不太符合當代台語片。另外,片中還出現小三等怪詞也不太符合該時代背景,但這些小瑕疵倒不影響本片主軸。

最後談到片中台語片時代的觀眾,根本只認大明星,而無視各種荒謬無理的劇情,更讓幕後投資的金主老闆有著炒短線的絕佳藉口。這些現實問題都反映出急功好利的環境不在乎急就章的草率,迷信卡司這張明牌,遲早會玩完觀眾信心,這不也就是放諸於各產業都說得通的通則嗎?

台語片胡亂拼貼,抄日本學美國,在那個環境底下一窩蜂亂搞。這一點在90年代的港片風行賭片類型,也像輪迴投胎似的重複類型而搞壞市場。故事裡用嬉笑怒罵的方式提出電影人的辛酸,又有多少人看得出來這種焦慮呢?

我最喜歡這片讓觀眾看到拍電影那份「眾志成城」的獨特性能量,每個人在這工業底下群策群力,成為一個密不可分的大家庭。也因如此,許多執著於電影工業的人們,總有那股無可救藥的天真浪漫情懷。

北村豐晴與蕭力修這組導演在這一個環節上做得極好,《翻滾吧!阿信》編劇王莉雯與曾經獲優良劇本獎(但都在寫民視電視劇)的林真豪這兩位編劇,應該是把自身在這行業打滾的經驗,投射到藍正龍飾演的這位編劇角色。

由他為起點,拉出了編劇在這行業見識到的光怪陸離局面。這些橋段都神似三谷幸喜的《魔幻時刻》結構,幕前幕後化身於虛構情節,把那些萬般委曲轉由戲劇實踐,藉此彌補了人生裡的殘破無奈。

安心亞與藍正龍這個組合更在後面「導演還沒喊停就不算」、「你導我就演」、「結婚戲演不演?」這些橋段達到催化觀眾淚腺效能。電影是虛擬的,但所有投身其中的人都是真心真意,那些藏在內心無法言語的私密情感透過電影放大,這些動人真誠自然能使觀眾感同身受。

「夏天的太陽幾點升起?」
「五點四十」
「冬天的太陽幾點升起?」
「六點二十」
「現在呢?」
「太陽已經落山。」
「還會出來嗎?」
「不會出來」
「過去我們愛著太陽,但現在我們愛著月娘」

《阿嬤的夢中情人》是今年開春至今的一部驚喜之作,故事裡蘊藏電影人對電影的那份誠懇情感,那是專屬台灣這塊土地的魔幻時光隧道,台灣真的也曾經是一塊充滿奇想的好萊塢。片尾被設計為驚喜爆點的老年組陣容,龍劭華與沈海蓉把前面看似無厘頭的逗趣台詞,轉成最後穿越歲月的通關密語。再度以虛擬的台詞稀釋了真實世界裡的遺憾,這是只有電影才能給的可能性。

活在過去,或是現在,我們渴望活在電影裡。電影把瞬間化成永恆,模糊了虛擬與真實的那道界線,最終,愛情讓我們成為永恆經典款。

全文請點這裡





喜歡這篇文章的可以加入膝關節粉絲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膝關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