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要談《行動代號:孫中山》之前,很難不提起導演易智言對於青少年心靈的寂寞寫照總是格外出色的。從快要二十年前的《寂寞芳心俱樂部》到千禧年之後的《藍色大門》到轉入電視劇製作的《危險心靈》,都一而再,再而三地臨摹著高中生們的集體焦慮。關於成人世界裡的種種張牙舞爪,逼得這些孩子們措手不及。看見這些無力困頓,這些高中生就是我們,那些不願長大的縮影,如此而已。

易智言導演的《藍色大門》是新浪潮之後,對於國片產業有著無可撼動的里程碑作品,堪稱是當代「小清新」的始祖。這片給了大家一個新的想像,國片不再需要有著這麼沉重的政經論述與高深語言,看起來很「輕」的故事,帶了點「重」的結論,但終究人們認為那是一場美好的青春悼念。

片中的高中生張士豪與孟克柔,正因為談了一場沒有交集的戀情,讓觀眾深感韻味十足。「留下了什麼, 我們就變成什麼樣的大人」這句話成了多少人心中的青春緬懷詩篇。但如今,原本應該談場戀愛展開懵懂孩少的高中生,也得正視經濟如泥淖的不堪事實,如同台灣現在進退兩難的鬱抑局面。所以,《行動代號:孫中山》誕生了。

《行》片是極度荒謬的高中生大進擊,他們為了繳班費或是畢業旅行費,竟然起了變賣校園中早就被塵封的國父銅像。就現實考量來看,這實在是一個天真又愚蠢的行為,畢竟這些高中生能賺錢的方式百百種,他們居然用最困難的計畫。這當然是想突顯偷國父銅像背後的意涵:過時的三民主義對照資本啃蝕的台灣孤島,這是何等諷刺的結論。

於是當偉大的銅像成了經濟上的救贖,國父離開了校園如同離開了中華民國,上個世代的「不合時宜」成了這個世代的「經濟出口」,三民主義終究成了一道幽魂。

為了讓這場高中生賣國父計畫成更有真實感,《行》片似乎刻意壓慢了節奏,更在多場橋段有著讓人哭笑不得的設計,如偷戴面具行竊後,這些高中生明明知道有幾個伙伴,卻沒半個發現行竊成員與原本人數不符?更別提最後上車時那種卡位難道沒人覺得這樣怎麼開車嗎?這種瞬間凝結的突兀在片中俯拾皆是,是為了想突顯這群高中生行動邏輯上的天真蒼白,所以刻意整置成這種傻氣空格?如此樸拙地讓整體節奏略顯頓點,或許是為了展現這些無能為力,與成人世界拔河的矛盾感。

《行動代號:孫中山》極其諷刺地挖掘社會不願正視的階級對立問題,當貧窮成為世襲制時,多數人們只是做壁上觀,如同片中學校的老師不問學生們為何偷竊銅像,氣呼呼地只會要他們好好寫個悔過書。成人世界如此蠻橫地只會剝削話語權,屬於年青世代的沉默革命,遲早如同太陽花運動會再次來臨。

解剖檯評分:80分

膝關節粉絲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膝關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