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海角七號
我以為我是來看一部喜劇片,沒想到我被弄哭了。


我承認我有時哭點很低,但《海角七號》著實打到了我曾經不想面對的傷痛戀曲。片中中孝介演的日籍教師,在台灣光復前夕離開了這土地,也帶走了他對台灣女學生的眷戀及不捨。心裡關起來了,把所有遺憾都要藏進去。但眼淚是不爭氣的,想關也閉不起來。


一瞬間,我全都明白中孝介對心愛的女孩滿滿的思念,他寫了幾封情書。但沒寄出去,多年後,在他過世之後,中孝介的女兒發現了這一切,她選擇保留了父親當年的愛情,執意把這些情書寄到女孩的舊居地。希望這段來不及的愛能彌補過去的傷害。不管是無心的或是無情的。大時代的錯置愛情身影,怎看都是殘忍。


對照起來,遺憾的情書蹤跡也曾在《麥迪遜之橋》現身過。《麥》片中的羅伯琴凱(克林伊斯威特飾)在人生短暫的偶遇,只有四天。他就相信芬西絲卡(梅莉史翠普飾)是他浪跡天涯數十年的真愛,只可惜,芬西絲卡已經嫁作人婦,過著十五年多的平凡而滿足的生活。羅伯在一次大雨狂瀉的午后,曾在芬西絲卡與老公的座車前方停了,芬西絲卡曾一度想奪門而出,宣告真愛無敵。


但她拋不下,羅伯也不敢大膽地要求芬西絲卡丟下世俗執念,與他揚長而去。羅伯選擇安靜地退出比賽,直到死了,一切和芬西絲卡有關的紀念物、書信、照片,全依循著昔日愛的氣味,如幽靈般地纏繞反溯。只是情書承載的遺憾早已超過感動的當下,我看見的是滿滿的徒託空言,失去愛情的體溫是這般冰冷傷感。


我覺得,人生的光景中,很少能發現錯過的愛情還能如此輕盈。是,我說的是岩井俊二的《情書》結尾,當藤井樹發現原來男藤井樹早已暗戀她這麼久的那一刻。擁抱的窩心,晶瑩剔透,隨著窗邊拂染的微風,緩緩地飄上心頭。我喜歡那道吉光片羽,逆光的風塵,閃耀著、靜流著。


《海角七號》裡的那幾封情書,活脫像我當兵時面臨女友將離去的苦楚再次被觸痛,一次次地剝落我重新上漆的堅強自我防備。我比中孝介衰了點,他只寫了幾封,我卻足足寫了七十三封,寄了之後沒得到半封回信。我仍傻傻地相信,寫到一百封時應該會有奇蹟。


最後現實告訴我,愛情的原型是殘忍的,當愛已不在,就算我寫滿了上千封信成了一座山堆在戀人面前,她可能仍毫不猶豫地把山移開。後來,我回到台北城工作後,又寫了五六封,但始終沒寄出去。雖然它們是連地址已好端端地滕在上方,不過我卻感覺,信已經失去尋找主人的意義了。


只是我,並不因此自認從此失去在愛情主場的機會,任性而傻呼呼地傷害著別人,也同時被感情荊棘刺傷著。看著《海角七號》裡的愛情種子,有人和我一樣這般失意沮喪,以淚洗臉並不誇張,我在當兵的後段期好幾個月是這樣醒著與睡著。有人等待無法完整的愛情,自然也有人始終和愛情擦身而過。


怕遺憾,就在心裡畫個X,沒人進得來。一如范逸臣寧願當擺爛的憤怒青年,因他也許知道,拿開刺蝟般的衣裳後,他就要面對情愛的冷熱考驗。於此,導演魏德聖安排了場婚禮,讓大家看見了幸福,感染了浪漫,希望那種悸動能成為我們心裡的節奏。我喜歡范逸臣最後卸下自傲的面具,在海邊大膽地對女主角田中千繪告白:「留下來,或我和你去日本。」


老實說,這並不是個高明的告白,也不是個負責任的要求。畢竟台日兩國國情不同,考慮到現實時就有諸多無奈。但告白的迷人之處就在於失去邏輯的任性,少了一點點任性,我們就無法展現真正的個性。多點真,或許我們會被現實利刃割傷,但比起回憶裡的嘆息,我寧願選擇前者。


《海角七號》是片中找不著的地址,卻是你我心裡最需要一封愛情信的不變位置。給我一封信,給我一句話,我也是這麼大膽地跟妳在一起。


於是,曾經不再是曾經,它拍起了永遠的掌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膝關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9)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