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海,是所有人類嚮往的音場。
「我希望透過這部片,讓觀眾得知,若現在無法避免海洋的污染,我們將會失去多麼可貴的珊瑚礁」德國傳奇紀錄片導演蘭妮雷芬斯坦在開場特別叮嚀觀眾,還強調她刻意不加旁白和解說,就是留給觀眾一個最佳的觀賞空間。
蘭妮雷芬斯坦(Leni Riefenstahl)的一生是個傳奇,她在三十二歲時拍了《意志的勝利》(Triumph of the Will),自此成為希特勒的御用化妝師,為納粹打造傲人宣傳身影。四十五歲因二戰德軍失利成為英美階下囚,五十歲流放到非洲拍紀錄片,七十歲去潛水,活到一百零一歲才與世長辭。
《意志的勝利》片中將希特勒閱兵的過程,不用傳統紀錄片的四平八穩角度取景,反用多種奇特的鏡位穿插其中,拍出宗教般地神聖意味。
像希特勒閱兵時,將他的背影佔掉畫面的三分之一,使得從他面前走過的士兵相當渺小,猶如摩西率子民過紅海的氣魄。將納粹德國的形象藝術化,成為納粹進行政治宣傳的利器。
隔年柏林舉辦奧運,豪無疑問地,蘭妮擔任該紀錄片導演。也就是這部被喻為體育紀錄片史上的聖經:「奧林匹亞」的由來。
當時,運動員躍動跑跳的畫面在蘭妮設計的鏡位下,從低位取景、挖深坑埋鏡頭,巧妙地結合人體雕像,徹底展現了力與美的結合。而且在當時無推軌技巧的攝影機運動下,蘭妮已經克服了這些限制。自此蘭妮的作品和納粹脫離不了關係,她的作品毀譽參半,批判她的都是因為她披著納粹的羽衣,面對她的作品時卻又仰之彌堅,望之彌高。
當蘭妮滿百歲時,世人仍舊責備她和納粹之親密關係。蘭妮表示,願意對自己生在這世間感到道歉。然而,自己在紀錄片中展現的超高拍攝技巧應無需責備。
如此有主見的蘭妮,姿態始終不擺低。唯一一次稍微採取軟調的,大概就是她七十二歲那年跑去潛水,還刻意向教練欺瞞,少報了二十歲,完成了潛水訓練。
蘭妮在馬爾地夫、印度洋、紅海、巴布亞新幾內亞等地潛水,從事水中攝影。更有趣的是,蘭妮在此時遇到年紀只有她一半的霍斯特肯納,肯納不但於公是她的攝影師,於私也是她的人生伴侶。這段關係一直持續了近三十年,直到蘭妮去世。
蘭妮在這海底遨「游」的這三十年,交出了「珊瑚礁花園」和「水中奇觀」兩本攝影集,及一本回憶錄,最後交出這部「水下印象」的紀錄片。
《水下印象》(wonder under water)記載了蘭妮的潛水紀錄,不像盧貝松的《亞特蘭提斯》,從深海到熱帶海域;「水」純粹只在熱帶海域拍攝,而且構圖彷彿也回歸純樸,不再用奇巧驚人的鏡位取勝,映入眼簾的就像是魚兒們與蘭妮的私密話語。少了那份納粹氣味的銳利,本片顯得十分平易近人,一度讓人以為是鄰居的潛水日記。
蘭妮曾說:「當我不在人世之後,我的一生就是一部電影。」確實,蘭妮從出道到後來受納粹重用,直到納粹失敗後,蘭妮接受軍事審判,之後又被判無罪釋放。
釋放後的蘭妮卻無真正自由,因她長期受歐美界影壇批評,只好到非洲內地拍紀錄片,就這樣生活二十年後改戰水底世界,2003年九月過世,她充滿爭議的一生也劃下句點。
隨著海浪,蘭妮應該回到她最鐘情的水下世界,那裡是絕對的寧靜,再也不會有批評她的聲浪吧。
※註:《水下印象》由華誼國際影視發行,與華誼兄弟影業並非同集團
「我希望透過這部片,讓觀眾得知,若現在無法避免海洋的污染,我們將會失去多麼可貴的珊瑚礁」德國傳奇紀錄片導演蘭妮雷芬斯坦在開場特別叮嚀觀眾,還強調她刻意不加旁白和解說,就是留給觀眾一個最佳的觀賞空間。
蘭妮雷芬斯坦(Leni Riefenstahl)的一生是個傳奇,她在三十二歲時拍了《意志的勝利》(Triumph of the Will),自此成為希特勒的御用化妝師,為納粹打造傲人宣傳身影。四十五歲因二戰德軍失利成為英美階下囚,五十歲流放到非洲拍紀錄片,七十歲去潛水,活到一百零一歲才與世長辭。
《意志的勝利》片中將希特勒閱兵的過程,不用傳統紀錄片的四平八穩角度取景,反用多種奇特的鏡位穿插其中,拍出宗教般地神聖意味。
像希特勒閱兵時,將他的背影佔掉畫面的三分之一,使得從他面前走過的士兵相當渺小,猶如摩西率子民過紅海的氣魄。將納粹德國的形象藝術化,成為納粹進行政治宣傳的利器。
隔年柏林舉辦奧運,豪無疑問地,蘭妮擔任該紀錄片導演。也就是這部被喻為體育紀錄片史上的聖經:「奧林匹亞」的由來。
當時,運動員躍動跑跳的畫面在蘭妮設計的鏡位下,從低位取景、挖深坑埋鏡頭,巧妙地結合人體雕像,徹底展現了力與美的結合。而且在當時無推軌技巧的攝影機運動下,蘭妮已經克服了這些限制。自此蘭妮的作品和納粹脫離不了關係,她的作品毀譽參半,批判她的都是因為她披著納粹的羽衣,面對她的作品時卻又仰之彌堅,望之彌高。
當蘭妮滿百歲時,世人仍舊責備她和納粹之親密關係。蘭妮表示,願意對自己生在這世間感到道歉。然而,自己在紀錄片中展現的超高拍攝技巧應無需責備。
如此有主見的蘭妮,姿態始終不擺低。唯一一次稍微採取軟調的,大概就是她七十二歲那年跑去潛水,還刻意向教練欺瞞,少報了二十歲,完成了潛水訓練。
蘭妮在馬爾地夫、印度洋、紅海、巴布亞新幾內亞等地潛水,從事水中攝影。更有趣的是,蘭妮在此時遇到年紀只有她一半的霍斯特肯納,肯納不但於公是她的攝影師,於私也是她的人生伴侶。這段關係一直持續了近三十年,直到蘭妮去世。
蘭妮在這海底遨「游」的這三十年,交出了「珊瑚礁花園」和「水中奇觀」兩本攝影集,及一本回憶錄,最後交出這部「水下印象」的紀錄片。
《水下印象》(wonder under water)記載了蘭妮的潛水紀錄,不像盧貝松的《亞特蘭提斯》,從深海到熱帶海域;「水」純粹只在熱帶海域拍攝,而且構圖彷彿也回歸純樸,不再用奇巧驚人的鏡位取勝,映入眼簾的就像是魚兒們與蘭妮的私密話語。少了那份納粹氣味的銳利,本片顯得十分平易近人,一度讓人以為是鄰居的潛水日記。
蘭妮曾說:「當我不在人世之後,我的一生就是一部電影。」確實,蘭妮從出道到後來受納粹重用,直到納粹失敗後,蘭妮接受軍事審判,之後又被判無罪釋放。
釋放後的蘭妮卻無真正自由,因她長期受歐美界影壇批評,只好到非洲內地拍紀錄片,就這樣生活二十年後改戰水底世界,2003年九月過世,她充滿爭議的一生也劃下句點。
隨著海浪,蘭妮應該回到她最鐘情的水下世界,那裡是絕對的寧靜,再也不會有批評她的聲浪吧。
※註:《水下印象》由華誼國際影視發行,與華誼兄弟影業並非同集團
【本篇人氣】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