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如何看待小賈斯汀這位在短短一年半內竄起的人氣偶像歌手?或許由《舞力全開》導演朱浩偉執導的紀錄片加演唱會的《小賈斯汀:永不說不》(Justin Bieber: Never Say Never)可以找到些答案。當然,若你不是小賈斯汀的粉絲,又何必欣賞呢?或者,非小賈斯汀的觀眾們,該用什麼角度定位、欣賞這部影片?

有趣,或是詭異的是,這部片竟然可以「雅俗共賞」,滿足粉絲的歡樂少女心,也能讓對小賈斯汀存疑的觀眾放心,達到兼顧粉絲及非粉絲間的期待折衷值。這種狀況和麥可傑克森的那部以緬懷色彩為主的《麥可傑克森未來的未來電影演唱會》差異甚大,儘管這兩部的美國票房差不多,都在七千萬美金左右。

對於粉絲而言,她們(大部份是女性)要看小賈斯汀的美好時光。那些可愛耍帥,以及展現演藝天賦等逗趣生活面。所以你看不到太多關於小賈斯汀不討喜的解讀層次。但這無妨,他才17歲,還不像其他童星已經步上瞬間轉大人後沉淪酒色財氣的尷尬狀態,琳西蘿涵(Lindsay Lohan)就是最好的例子。

仔細研究小賈斯汀歌詞之後不難發現,小賈斯汀歌曲裡透露一股疼惜哲學,讓妳情不自禁想愛護、照顧這位小弟弟。經典成名曲之一「Baby」裡談論初戀大失敗,「My first love broke my heart for the first time」及「I thought you'd always be mine mine」徹底征服少女芳心。《小賈斯汀:永不說不》裡不走社論財經趨勢之咄咄逼人分析角度,走的是造神主義,讓我們很單純地看到小賈斯汀的俏皮天真灑脫。

對於非粉絲的我們而言,《小賈斯汀:永不說不》居然還能依循起承轉合的觀影曲線,不得不佩服小賈斯汀的「禍福相依」反倒造就符合電影敘事骨架。瞧他如何發跡到面對質疑,及網路社群工具推波助瀾,到喉嚨發炎影響演唱會不得不延後,以及結尾完成麥迪遜花園廣場演唱會。你忍不住質疑小賈斯汀除了會自彈自唱、帥氣甩髮之餘,他到底紅在哪裡?

這對非既定族群的人而言,導演朱浩偉給予一個更親切的小賈斯汀素描檔案,使觀眾融入小賈斯汀的世界。

開場帶領大家走入熟悉的Youtube轉載分享為起點,一步一步介紹小賈斯汀如何從孩提時期秀出音樂真本事。正當大部份善於冷眼旁觀/冷嘲熱諷的觀眾們都一廂情願地認定他只是個金髮(又很會甩頭髮)的小偶像時,看到這些畫面也多半會為之動容。後段安排一段他甩髮過程,著實叫人笑破肚皮。

加上不時穿插瘋狂粉絲的奇言妙行,拉下我們高傲的防線,你見著了這些粉絲的傻氣行徑,老是把嫁給他當為口頭禪,是否讓你對照內心曾經崇拜過的偶像?只是我們表達手法不同,而小賈斯汀的死忠粉絲一言一行都令人感到匪夷所思,幾乎到了荒謬離譜的程度,令你又驚又喜,笑到噴淚。

小賈斯汀的家庭背景更讓人投出同情票,才十個月大父母就離異(雖然很多藝人家庭都不完整),所以他和外公外婆間的深厚親情,更是在其他藝人身上看不太到的溫馨投射。讓小賈斯汀帶有偶像實力之外,他散發出來的令人疼惜指數破表,內心忍不住從同情到認同。

再加上小賈斯汀趕上了社群網站的正港威力發酵期,異於其他童星或是迪士尼頻道藝人路線,他是一位真正的網路起家的素人歌手(還不是選秀節目出來的歌手),每個小賈斯汀的粉絲們都覺得自己獨一無二,早在小賈斯汀大紅之前已經「發掘」他,更鞏固支持他的信念,成為8-16歲少女的寂寞日記的主角,小賈斯汀頗有「時勢造英雄」的命運。

戀愛夢是所有偶像起家的必備法寶,小賈斯汀是這個網路浪頭最成功的求愛藝人。《小賈斯汀:永不說不》貼著造神運動風格邁前,重現了小賈斯汀這一年半載來的辛酸歷史,更讓我們清楚這一年半來網路世界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更蜻蜓點水地道出少女偶像遲早得面對轉型及變聲困境。

但在片尾安可曲「Baby」的催化出色的3D技術轟炸之下,我們不得不承認這是一部純High電影(或純愛電影?)而感到內疚的快感(Guilty Pleasure),暫時拋下過多對小賈斯汀的疑慮與不安。

是的,別擔心,這不是孟漢娜,這是小賈斯汀。

原文請點這裡



這個版本讓我整個中邪呀


您是第 位訪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膝關節 的頭像
    膝關節

    愛護你的膝關節2.0

    膝關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