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青春是首永遠寫不完的日記,上面有好多好多潦草的筆跡。你不斷複習,卻也記不太清楚。你只明白,那些回憶,對你很重要。

做為暢銷作家九把刀的首部劇情長片來說(《愛到底》裡的《三聲有幸》是短片,可視為是個習作),拿《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出手,就像周杰倫選擇《不能說的‧秘密》一樣。既選擇了自己擅長的,也達到了精密計算,更傳達出屬於自己的招牌個人風格。正當我們覺得許多電影裡的旁白窮極嘮叨惱人,這片就像小說般地口吻貼切道來,觀點清楚而且流暢萬分。

比起小說的點滴細節,九把刀果真大刀一揮,砍掉了前半段情竇初開的細節,也把小說中,那些設計其他男生追沈佳宜的怪招全數歸零。

換句話說,《那些年》把書裡「心機用盡」的柯景騰,轉變成為一個至始至終只喜歡沈佳宜的純情角色(看過書的人就會明白)。這是一個討喜,而且能讓觀眾更專注在這層情感的手法。另一個更討喜的「作弊」,莫過於重現90年代屬於5、6年級生的專屬時光機。
你見著了文具點裡的信紙、明星護貝卡,那些你曾經駐足流連的地方。你聽見了「永遠不回頭」與「戀愛症候群」。男孩們手邊的漫畫「七龍珠」或是NBA球員卡都是我們塵封在箱底書架上的無敵寶物。這些小道具都「戲感」十足,如同當時流行的小海豚手機與PHS手機,這些小小配角都扮演著稱職的復古配角。連來台灣開演唱會超過N次的Air Supply也被寫進台詞裡,而這種惡搞,大概也只有5、6年級生才懂。

九把刀在《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書裡的文采動人,他寫的不只是一位男生如何追求女生。他勾勒出多數少男追求戀愛時的憧憬。而且就是知道因為書裡的情節就是真實發生在九把刀世界裡,更覺得那一切的一切,浪漫地近乎超現實。

到了電影版 中,為了做出更多誇飾戲劇效果,大剌剌地把男生打手槍視為認識性的啟蒙開端。如此「浪漫」,如此「寫實」,對於習慣「發乎情,止於禮」的羅曼史節奏觀眾來 說,《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確實挑戰不少觀眾的純愛門檻。至於,柯震東在家老是光著屁股走來走去的荒謬模樣,和集體打手槍比起來,算是突顯「笑」 果,爭議不大。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最後十分鐘那段戲,如MV般地串起男主角柯景騰對沈佳宜多年的愛戀心情,加上近乎滿分的音樂節奏,忍不住讓你想著那些曾經在生命裡扮演很重要的人,卻又擦身而過的緣分。更把前面所有值得回味的台詞,重新朗誦一遍,就像是重點提示般的劃紅線,如「謝謝你喜歡我」、「人生本來就很多事是徒勞無功的啊。」、「你想知道答案嗎?」,前面故意不說,等到結尾才「真相大白」的那句「如果柯騰跟我告白的話,我會很開心的」,這些台詞,都一次次地讓人會心微笑。

你早就忘記,我們每一個人在愛情面前,都像長不大的孩子。男孩們對於同年紀的女孩,她們的早熟,更是每個男孩跨越愛情的最大障礙,九把刀把這個觀點解釋地令人折服。倒是曖昧的往來交手,少了書裡的那麼一點「懸疑猜忌」,就像沈佳宜後來登入BBS的密碼那段故事,相信所有讀到該段文字的書迷們都隨著九把刀雀躍萬分,可惜這段情節在電影版倒是沒看到。

確實,愛在模糊不清時的美麗,是屬於所有「準」戀人們的標準作業流程,而多數人也貪戀這種心跳帶來的幸福感。

九把刀的淘氣,更在片尾字幕時一覽無遺。隱藏版畫面裡的調皮惡作劇,是九把刀的專屬印記,以歡笑惡搞為起點,終點卻是感人萬分,到了片尾隱藏畫面又搗蛋任性。九把刀與出色的執行團隊們工整地安排起承轉合,讓專屬戲院裡的「哄堂大笑」與「破涕為笑」成為主旋律,不得不佩服《那些年》確實發揮了戲院才達得到的神奇氛圍。

於是,《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變成了每個人的那些年日記。

那些,你不能分享給他人的私密心事。這些,你只能從電影院的光影魔力捕捉追憶似水年華。那些,這些,關於愛情的無能為力。

原文,請點這裡

這段前導預告,如今看完片再看一次,格外有意境。


第一篇心得文,請點這裡

註:沒參加到八月二十七日微風紀伊國簽書會的朋友,可以來9/19台大誠品聽我與DJ小樹的交流會喔。

您是第 位訪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膝關節 的頭像
    膝關節

    愛護你的膝關節2.0

    膝關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