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李安導演的儒者修為,總是帶著觀眾在電影裡反覆修行。
從《推手》、《飲食男女》、《臥虎藏龍》到《色‧戒》甚至是在國外拍的每部外語片:《理性與感性》、《綠巨人浩克》、《斷背山》、《與魔鬼共騎》、《胡士托風波》,都依附在李安兼容並備的宇宙觀中。李安給予這些西方優越文明作品裡,多一些東方式的謙遜慈悲。而新片《少年Pi的奇幻漂流》更有甚之,好像一輩子的傾訴與思索,都瞬間濃縮在短短的127分鐘裡。
李安的作品過去老被外界將片名或角色名當成「照樣造句」遊戲。
例如:「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玉嬌龍」、「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綠巨人」、「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斷背山」。從這樣略帶消遣式的語法,就知道李安作品裡與每個角色及觀眾的心靈座標,都具有高度吻合共鳴。大多數的導演終其一生,彷彿都在拍相似主旨的作品,李安電影裡那些父親身影,更是不變的中心命題,這就是每個導演的手痕巧妙,花了一輩子,用不同形式風格,講同一件事,同一個核心價值。
來到《少年Pi的奇幻漂流》(Life of Pi),李安彷彿把整輩子想講但還沒講完的力氣,全放在這部片子當中。從主角Pi的眼裡,他尋找眾生平等的契機,對於宗教對於信仰對於神,接受萬事萬物的真正靜心沉思。所以他把宗教當成是一塊海綿,吸收各方客觀訊息,這大概是西方基督教社會無法理解的行為。
從印度教到基督教到天主教到伊斯蘭教到猶太教,Pi的宗教成長之旅,無疑就是人類文明史的縮影洗禮。一般凡人都無法如何以寬闊的胸襟接受岐異,但Pi卻是與生俱來地接受多神論,在冷靜與熱情之間尋找屬於自己的靈性思緒。對神祇懷抱好學思維,對著萬物更抱以崇敬之心。
於是故事從海上漂流開始,展開他對獸性的辯論反芻,老虎「理查帕克」既是Pi的人生恐懼,也可被指涉為對抗獸性/天性的馴服過程。
當獸性成為我們存在的必要之惡,如何與獸性搏鬥對話,成了我們心靈裡最不願意面對的荒謬之地。《少年Pi的奇幻漂流》最美的一幅對話,就是Pi與老虎之間亦敵亦友的對抗過程。
沒有和老虎持續產生較勁能量,或許獨自一人在海上漂流時,早就失去生命意志力。就連《浩劫重生》(Cast Away)裡的湯姆漢克都需要一顆排球威爾森才活得下去,更何況是Pi面對的是一頭活生生的孟加拉虎。與野獸的角力周旋,令Pi悟出了生命本質沒有所謂的天啟、沒有真正的戲劇性、沒有起承轉合該有的節奏。
那些充滿奧秘深思的哲理,都只是人類穿鑿附會的後設解釋。這也是為什麼最後日本船商代表,無法接受他一開始訴說的人與動物的漂流經歷,反而能接受他把斑馬、狒狒、鬣豺全換成人類角色後說法。
「所以你相信神」。
而你相信哪一個說法呢?
世界漂流一圈後,拋棄人類文明知識,Pi剩下的只有信仰。穿越層層海浪星空,獨自心語反覆疑問著人生意義在何方。最終人生沒有真正的意義,我們依附著靈性找探屬於自己的故事,為自己的存在定下座標,不再漂流。
如果說詹姆斯柯麥隆用3D透過《阿凡達》為觀眾展示一幅前所未見的浩瀚宇宙,那麼李安就是用3D透過《少年Pi的奇幻漂流》帶領我們到內心萬千銀河。全片的3D視角選用到了一種無法比喻的極致,探入海裡最終點,看見深海裡的愛情星光串點,每一段3D畫面都是璀璨情詩。
藉著《少年Pi的奇幻漂流》,和電影裡的人生光影相遇,我們帶著故事裡的種子,在心裡埋下一株細弱的種子,慢慢發芽茁壯。於是,帶著屬於自己領悟的信念,昂首闊步,我們人生不再平凡。這就是李安帶給大家最細微的溫暖勇氣。
※註:本文已登於12月號GQ專欄,請大家要買雜誌喔。
膝關節粉絲團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