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圖說:我對這種青春校園+都會愛情題材真的完全沒有抵抗能力)

TVBS自從開始耕耘『原創概念劇』這個類別時,我個人相當支持這個理念。畢竟一直買其他國家的戲劇,也許可以搶到收視話題與廣告費用,但對於本土產業的發展,堪稱是一個寂寞也說不完的結論。

本土戲劇產業需要長期發展,從中給新人機會,或是給老將新的舞台,許多電影人才也都是從電視出身,別說誰,蔡明亮導演就是有了充分的電視通俗劇養分。更別提蔡岳勳或是馮凱導演等人了。

許多人都是從小螢幕發展到大銀幕,電視是影響力廣泛而且適合練習好基本功。所以,能夠有越多出色的電視劇,才能往基層扎根。


TVBS歡樂台第四部原創概念劇《16個夏天》(英語:The Way We Were),看了幾集之後,我可以說,這大概是《愛情白皮書》+《東京愛情故事》的感覺。本人沒有任何負面評論的意思,而是非常興奮地從這套劇,看到了一絲絲90年代經典日劇的熟悉氛圍。

會這麼說是有原因的。

第一:《16個夏天》講的是一群打自學生時代就相識的一群同學,故事橫跨15、16年,這個架構其實跟《愛情白皮書》頗像(好啦,總不能說這種大學同學然後跨越十多年的就一概貼上這標籤)。

第二:林心如在片中飾演的唐家妮角色,讓我覺得他就像是《東京愛情故事》裡面的赤名莉香+《愛情白皮書》中的園田成美。唐家妮帶了點園田成美學生時代的單純傻氣,後半段到北京工作時的利落身影,對於愛情的堅持,也像莉香那種義無反顧的執著。


瞧學生時代的林心如多可愛

那來說說劇吧。林心如就我看到的片段,我是比較喜歡她學生那種樸素間帶了點潑辣。楊一展讓我非常驚豔,這傢伙以前口條是這樣嗎?他聲線很自然,不會有著刻意念對白的『戲感』(也就是有些演員總會讓我覺得:嘿,我現在正在演戲喔!)很流暢,要他演個花心型男,似乎也不是困難的事。但他演大學生真的太勉強了啦(楊一展請不要揍我),還好後面的戲就說服我了。



至於許瑋甯、謝佳見、鄒承恩目前的戲都還不夠多,先不多說。但許瑋甯進步非常多,她之前演的《相愛的七種設計》十分出色,希望年底金馬獎會有些對她肯定的討論。

由於本劇劇情設定在1998年的夏天,然後兩岸三地這十多年來的時代重要大事,全在這戲找到背景座標,讓觀眾看的時候更有投入感。其中特別是921大地震,甚至改變了男女主角當時的愛情五線譜。這場地震,讓眾人關係產生質變,也埋下了十多年後彼此不同的命運。

總結,這戲很值得看,台灣總算有人要把時代背景扣這麼長,而且看起來是齣好看的劇本呀。一共十五集,神呀,請讓我追完吧。



16個夏天粉絲團

膝關節粉絲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膝關節 的頭像
    膝關節

    愛護你的膝關節2.0

    膝關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