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日本當代推理小說家中,湊佳苗絕對是幸運的作者。因為處女作《告白》在出版界一炮而紅,改編成的電影版更維持小說字裡行間中的推理懸疑感,還因為極度反差的音樂與慢格畫面,強化了故事中各個角色之間的心靈矛盾。是眾多推理小說改編電影中,少數獲得書迷與影迷高度評價的作品。

可以有這麼好的踏入影壇起點,使得湊佳苗的小說順勢成為當紅炸子雞。《往復書簡:二十年後的作業》與《贖罪》都是蠻具話題的改編電影。但受限導演技法,缺乏幾分推理震撼。

作為第四部改編成電影的作品《白雪公主殺人事件》,仍舊維持筆者小說喜好節奏,採取不同人物登場時的敘事主軸而產生了對主事件的迥異觀點。故事以一起化妝品公司的美女職員遭到離奇謀殺焚屍後,引發一場職場倫理、網路人肉正義、校園/職場罷凌等議題。導演中村義洋調合的手法比起《告白》導演中島哲也較為溫吞,相對符合這故事氛圍。

湊佳苗每一回在書裡所討論的犯罪者動機,都有著出人意表的轉折。她更是創造出色騙局的高手,表面上看到的,那些容易拆解的線索,都只是嘩眾取寵的技巧。故事裡的「反面」才是真相,但為了不讓觀眾太容易就看穿結局,湊佳苗樂於混淆視聽,精心佈置多層包裝請君入甕。

《白雪公主殺人事件》的上半場「騙局」,是網路人肉搜索以及新聞媒體捕風捉影底下的全民公審。犯罪者是否能夠透過心機與謠言,設計出對自己有利的角度?閱聽大眾在推波助瀾的輿論風潮中,成為了不明就裡的幫兇?更諷刺的是,當最後真相揭曉時,其實缺乏戲劇張力,沒有媒體旁敲側擊後編織出一套華麗的犯罪理由。

《白》片的重點其實是在下半場的轉折:「每個人只記得對自己有利的記憶」。

所以記憶是不可靠的,記憶甚至可以被捏造,證詞更是虛實交雜。你認為受害者是無辜的嗎?加害者與受害者之間,真的只是單純怨恨構成犯罪動機嗎?怨恨又是如何堆砌而成的呢?

受害者美若天仙,當然容易得到關注。擁有外貌優勢的人往往得到好處,他們擁有人際關係中的特權與犯錯豁免權。外在條件出色者,內心的優越感可能甚至是從小養成,於是,當所處環境出現潛在競爭者時,女子之間潛在競爭心態就會出現。

湊佳苗在這段的書寫令人不寒而慄,原來惡念不分年紀,幼小孩童的嗔恨不亞於成人世界裡的勾心鬥角,人性本惡始終是本格派推理中的核心。所以從中看出,被害者與加害者之間,那道「惡」的比重,殺人者固然在律法前站不住腳,但被害者為了滿足自身優越感,鞏固女王地位所做出的各種欺壓行徑,是誰比較可惡可悲呢?

《白》片裡談論到的各種細微的惡,都會影響一個人終身信仰。惡慢慢地滲透啃蝕,還好結局仍留了點溫暖契機,算是湊佳苗作品中少見的樂觀結論。

解剖檯評分:85分

會看這部片絕對跟菜菜緒沒有關係噢(誤)



膝關節粉絲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膝關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