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當愛來的時候.jpg

第47屆金馬獎入圍名單於10月1日下午公佈,張作驥導演的《當愛來的時候》入圍多達14項,《十月圍城》9項,《第四張畫》入圍7項《父後七日》6項。入圍前四多的影片,台灣片佔了三部,堪稱是近年來罕見的台片絕地大反攻。以評論視野來看,這樣的選單非常有勇氣。

然而,就票房民情論,票房數字及影片完成度很高的《艋舺》零星地入圍,還好讓演技瞬間開竅的阮經天入圍了,否則《艋舺》劇組面對這樣失志的入圍名單,肯定內心百感交集。(我甚至認為趙又廷沒入圍是好事,避免重演去年金鐘獎上的激情,反而又會被外界過度解讀)。

今年入圍14 項的大贏家《當愛來的時候》,張作驥示範如何把鄉土劇題材變成富有詩意的女性心理劇。那些在電視裡你早就看過千百回的女性忍氣吞聲之為愛犧牲的戲碼,你可能都已經會背。但張作驥就是有本事讓素人演員及資深演員們搭配得宜,甚至讓演員們對戲起來火花四射。

李亦捷入圍合情合理,小小年紀就能表現地落落大方。高盟傑更是表演地維妙維肖,差點讓人忘記他過去擅長詮釋凶狠的角色。只不過,該片入圍14項似乎太多了點(雖然獎項總是不嫌多)。《當愛來的時候》會不會對張作驥是一場「遲來的正義」呢?

3年前的《蝴蝶》是金馬影展開幕片,卻落得金馬獎項零入圍,引發他要撤片。現在他自己交出一張夠水準的紮實作品,對照他當年說的:「《蝴蝶》也許無法獲得評審共鳴,但相信會感動觀眾。」《當愛來的時候》確實比《蝴蝶》還來得通俗動容。相信張作驥今天看到這份入圍名單肯定百感交集。畢竟,這片入圍之多,是成為繼《香港有個荷里活》 之後入圍紀錄第二多的電影。看來,張作驥今年是很有希望在舞台上重返「美麗時光」的。

《十月圍城》雖然入圍項目上居次,但就整體成績應該無法成為最後頒獎時的大滿貫。

另外幾部台片,《第四張畫》算是彌補了上回鐘孟宏導演《停車》入圍上的缺憾。《第四張畫》和《當愛來的時候》一樣,都是文藝Art House路線(所以合理懷疑本次評審應該學院氣質比較重),完成度很高,《第四張畫》刻意始終保持一個疏離冷調性,當然你也可以解釋為很假掰。不可否認地,隨著該片拋出一張張的畫,建立了社會弱勢邊緣問號,演繹出值得觀察剖析的層次。

相較之下,《父後七日》有民氣,有一個極佳、討喜的主題,只是該片的完成度並沒那麼高,其實在一千萬初頭拍攝的成果能有此狀態也已算不錯。入圍最佳影片稍微誇飾,這片最好的入圍項目其實就是年度台灣電影,更不客氣地說,這片就應該拿年度台灣電影才對得起這麼多支持的觀眾。

但回過頭來思考另一個邏輯,金馬獎要鼓勵哪種製作?要鼓勵小而美?還是大而猛?(請原諒我的用詞),小而精致當然很好,但大而猛的作品,不應該被忽略到這麼離譜。完成度這麼高的《艋舺》怎會缺席咧?是受到輿論影響還是什麼因素,《艋舺》不應該缺席最佳影片這個項目,也沒有理由在最佳導演項目上沒看到鈕承澤。

另一部遺憾小品《一頁台北》完全缺席,似乎說不過去,我也認為《一頁台北》完全度很高,連高凌風在片中都能這麼迷人可愛(更別提可愛破表的郭采潔了)。《唐山大地震》也是完成度極高,也很說教,甚至還兼顧了馮小剛的政治正確路線,我個人認為是應該再多入圍一些技術獎項才對。如剪接,因為這片真的能非常縝密地掌握觀眾情緒,不管是灑狗血還是搞悲情,馮小剛證明他是當代華語影壇最會操控人心的導演。

《志明與春嬌》是我很喜歡的一部小品,能從吸菸/不吸菸這樣的題材發展出迷人的愛情故事。導演彭浩翔別具巧思,可惜這片只在技術獎項上點綴配色。《春風沉醉的夜晚》還好最後解除大陸片配額問題順利上映,否則新聞局一定很難面對入圍四項的結論。

今年是台片反撲的重要年份,然而,放下愛國情操,細論品質的話,根本無法與數量齊頭並進(其實中國大陸現在也處在同樣的問題,一堆影片開拍,一堆爛片收攤)。不能否認地,許多台片打著國片護身符,成為些許投機者的旁門左道。看看今年的最佳動畫長片項目上再度列「從缺」兩個大字,絕對是給足《靠岸》這部片一個當頭棒喝。再對照今年因應台片量激增而誕生的金驢獎選單來看(金馬和金驢入圍名單完全沒有任何重覆),希望給更多創作者知道如何找尋「騎驢找馬」成功之道。

原文請見這裡


以下為評審團成員
白睿文
華語影片學者。哥倫比亞大學現代中國文學與電影博士。現職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東亞系副教授。中文著作包括《光影言語:當代華語片導演訪談錄》、《鄉關何處:賈樟柯的故鄉三部曲》與即將出版的《痛史:現代中國文學與電影的歷史創傷》和《光影記憶:對談侯孝賢的電影世界》。中英譯作包括王安憶《長恨歌》、余華《活著》、葉兆言《一九三七年的愛情》等。

老嘉華
影評人、編劇。淡江大學畢業,為「蘭陵劇坊」及「筆記劇場」成員。曾任聯合晚報、自立早報記者,及自立晚報影劇藝文版主編,參與過《童年往事》、《戀戀風塵》等電影拍攝工作;曾以《五個女子和一根繩子》入圍第30屆金馬獎最佳改編劇本。1983年起,持續撰寫影評及電影相關文章,目前為《壹週刊》特約專欄影評人。

何平
編劇、導演。美國紐約雪城大學電影藝術碩士。何平的影像風格獨樹一幟,內容/形式充滿黑色幽默和魔幻現實主義,不同於台灣新電影以降的寫實主義敘事風格。他的電影作品《18》(1994)、《國道封閉》(1998)、《挖洞人》(2002)等片皆入選柏林影展,《挖洞人》並獲得當年柏林影展唐吉軻德獎,而他也以《國道封閉》入圍第34屆金馬獎最佳導演,並獲得評審團特別獎。

李富雄
資深電影美術工作者。曾參與《飲食男女》、《無言的山丘》等多部電影美術設計,曾五度入圍並獲得四座金馬獎,其中包括《無言的山丘》榮獲第29屆金馬獎最佳美術及造型設計、《紅柿子》獲得第33屆金馬獎最佳美術設計、《沙河悲歌》獲得第37屆金馬獎最佳美術設計。

姜秀瓊
導演、演員。曾以《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入圍第28屆金馬獎最佳女配角,之後從事多年電影幕後工作,逐步展開她堅定的電影創作之路。2008年編劇導演的劇情短片《跳格子》一舉囊括金馬獎、金穗獎、台北電影節等大獎肯定;電視作品《艾草》獲得2009年舊金山影展最佳電視電影獎等多項國際獎項。最新作品為紀錄片《乘著光影旅行》(2009),入圍第46屆金馬獎最佳紀錄片,並獲得第12屆台北電影節百萬首獎、最佳紀錄片。

朗天
曾任職報社,是香港資深編輯與作家,從事文字、影像、裝置藝術等創作,亦撰寫影評、劇評等。著作豐富,近作有《村上春樹與後虛無年代》、《後九七與香港電影》、《行者之錯步——誤解老子與悟解老學》、《永遠不能明白的經典電影》等。

張元
出生於1963年的張元,1989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拍攝的第一部電影《媽媽》立即引起國際矚目。1997 年以中國第一部同性戀電影《東宮西宮》入選坎城影展;1999年完成《過年回家》榮獲威尼斯影展最佳導演獎。張元導演風格多變,作品包括《北京雜種》、《兒子》、《廣場》、《我愛你》、《綠茶》、《看上去很美:小紅花》等。他被譽為「中國電影的壞孩子」;也是《時代週刊》「21世紀世界百位青年領袖」之一。2006年獲得梵蒂岡頒發的羅伯.布列松獎;同年以《看上去很美:小紅花》獲得第43屆金馬獎最佳改編劇本獎。

郭力昕
媒體評論、學者。英國倫敦大學Goldsmiths學院媒體與傳播系博士,現任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曾任《人間》雜誌圖片主編,《中時晚報》媒體/攝影評論專欄作者,著作包括《電視批評與媒體觀察》、《新頻道:電視.傳播.大眾文化》、《書寫攝影:相片的文本與文化》等。

陳樂融
身份多元的文化創作人。現任鷗業新媒體公司首席創意長、銀河網路電台主持人,並為Elle、Self悅己和 Traveler Luxe旅人誌專欄作家,華視訓練中心講師等。發表「瀟灑走一回」、「感恩的心」等流行歌詞逾五百首,「我愛紅娘」、「我要成名」、「星光依舊燦爛」等舞台劇、音樂劇、影視劇本共十餘齣,《日安.我的愛》、《我,作詞家——陳樂融與14位詞人的創意叛逆》等著、譯作二十餘部。

曾壯祥
導演。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廣播電影電視所碩士。曾任中央電影公司以及湯臣電影公司導演,以及世新大學廣播電影電視系、朝陽科技大學傳播藝術系的專任講師。電影作品有《生命線》、《兒子的大玩偶》、《霧裡的笛聲》、《殺夫》等片。專長為電影製作與電影方法學。目前為國立台灣藝術大學電影學系專任副教授。

舒琪
導演、影評人。1977年畢業於香港大學,1981年執導第一部作品《兩小無知》,迄今共導演了七部電影,其中《虎度門》獲得第33屆金馬獎兩項提名。期間成立「創造社」發行獨立藝術電影。著作有《大路之歌:孫瑜回憶錄》(合編)、《香港戰後國、粵語電影比較研究:朱石麟、秦劍等作品回顧》、《六十年代粵語電影回顧》(編輯)、《許鞍華「越南三部曲」劇本集》等。2002年加入香港演藝學院電影電視學院,現任該學院院長。

黃建業
學者、影評人及舞台劇導演。現任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戲劇系及電影創作研究所專任副教授。曾任北藝大劇本創作研究所/劇場藝術研究所所長、國家電影資料館館長、台北電影節總策劃。著作包括《楊德昌電影研究》、《人文電影的追尋》、《潮流與光影》等,並主編《電影辭典》、《世紀回顧圖說華語電影史 1896-1999》、《跨世紀台灣電影實錄》等專書。

楊力州
紀錄片導演。國立台南藝術大學音像紀錄研究所畢業後,拍攝多部紀錄片,國內外獲獎無數,為當今台灣重要紀錄片導演之一。作品中《打火兄弟》(1997)獲得金穗獎紀錄片類首獎,《我愛(080)》(1999)獲得瑞士國際真實紀錄片影展最佳影片、日本山形國際紀錄片評審團特別推薦獎,《新宿駅,東口以東》(2003)獲得電視金鐘獎非戲劇類最佳導演,《奇蹟的夏天》(2006)獲金馬獎最佳紀錄片。

寧浩
導演、編劇。1977年生於山西省,1999年到北京依次就讀於北京師範大學和北京電影學院。2001年的《香火》和2004年的《綠草地》讓他的藝術創作力在國際影壇獲得肯定;2006年《瘋狂的石頭》入圍第43屆金馬獎最佳影片,並獲得最佳原著劇本;2009 年《瘋狂的賽車》也在第46屆金馬獎獲得最佳影片等四項入圍。亮麗的票房成績,也讓他成為中國最年輕的億元票房導演。

廖本榕
資深攝影師,曾任職中央電影公司,現任電影攝影(CSC)協會理事,崑山科技大學視訊傳播設計系及媒體藝術研究所教師。曾獲第40屆金馬獎最佳攝影及年度最佳電影工作者、香港亞洲電影大獎最佳攝影、布宜諾斯艾利斯影展攝影協會攝影特別獎,台北電影獎最佳攝影。作品有《香蕉天堂》、《青少年哪吒》、《愛情萬歲》、《熱帶魚》、《洞》、《不見》、《不散》、《天邊一朵雲》、《黑眼圈》、《臉》等。

譚家明
導演、編劇、美指及剪接。譚家明年輕時寫過影評,並曾加入無綫電視擔任導演。1980完成首部電影《名劍》,公認為香港新浪潮的代表作。1982年以《愛殺》入圍金馬獎最佳導演,之後並以《阿飛正傳》、《東邪西毒》兩度獲得金馬獎最佳剪輯。2006年,在蟄伏十七年後,執導《父子》一片,在第43屆金馬獎獲得最佳影片、男主角、男配角等三項大獎。


【本篇人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膝關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