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好萊塢熱愛改編真人實事,因為有些人的真實故事往往比虛構杜撰更光怪陸離,或是更使人驚嘆命運造化。
改編自2003年一起真實新聞事件的《127小時》,敘述登山高手艾倫羅斯頓(Aaron Ralston)獨自在猶他州峽谷中攀岩時遭遇意外,他右手被大石壓住而受困127小時。最後○○○○才脫離險境,他驚人的求生意志與非凡運氣成為當時頭條新聞,事後他更寫出了「Between a Rock and a Hard Place」這本自傳小說,敘述當時經歷的漫長求生旅程。
導演丹尼鮑伊(Danny Boyle)與上回在《貧民百萬富翁》合作的英籍編劇賽門比爾佛伊(Simon Beaufoy)後再次入主這次《127小時》改編工程,比爾佛伊擅長打造詼諧筆調,苦中作樂的人生態度。從他過去的劇本《一路到底:脫線舞男》(The Full Monty)或是《B咖妙管家》(Miss Pettigrew Lives for a Day)就看的出來。《127小時》裡的台詞突顯了男主角艾倫的積極幽默個性,面對這種險境時仍力保理智情緒,不會一時失控而逼自己走入絕境。
導演丹尼鮑伊則再次讓全片維持他擅長的快節奏、酷炫攝影角度及感染力極強的音樂(這回還是找來在《貧》片合作的印度籍作曲家A.R.拉赫曼作嫁音樂),讓男主角詹姆斯法蘭柯在這94分鐘中展現分秒必爭的127小時氛圍。使得這齣獨角戲異常華麗,不致於使觀眾覺得沉悶難耐。
既然,大部份觀眾知道《127小時》片子發生的事,那麼,是要強化這段脫困歷程還是談論主角動彈不得時的心境探討?丹尼鮑伊把這些段落切割地剛剛好(否則太強調脫困過程恐怕會讓許多觀眾如坐針氈),要讓觀眾先理解男主角艾倫的非凡身手,所以有那段他帶兩位女子從窄狹壁崖墜入洞穴池水的冒險過程。
也需適度帶到艾倫喜性獨自冒險個性,還得交待他的人際交友家庭關係。片中還夾雜些許魔幻寫實橋段,使得艾倫回憶著自己的童年與此刻的對話,否則撐不起94分鐘片長。你可以說,這彷彿是主角的迴光返照,也可以說是想奮力脫困的恣意美好想像。一如人在死時會瞬間目睹人生縮影以數秒做收,而艾倫則想到了他的家人與未來理想藍圖。
《127小時》比起同性質的《浩劫重生》還來得殘酷,卻也更具煽情勵志精神,入圍奧斯卡最佳原創歌曲的「If I Rise」在片中竟然只出「聲」這麼短暫(而且A.R.拉赫曼打理整片音樂的比重並沒有像上回《貧》片的神采,並沒有真正聽到啥主旋律),或許是丹尼鮑伊想要搭上片尾Sigur Ros那首激昂歌曲「Festival」時,要使觀眾都替男主角脫困成功感到雀躍不已,必須做出這麼大的對比才能令人熱血沸騰。
《127 小時》是部紮實的編導演三合一強效咖啡,男主角詹姆斯法蘭柯證明不需仰賴迷人臉龐,他靠充滿血絲的雙眼,及一隻想曬太陽的腳與無奈微笑征服觀眾。這是一場華麗的獨角戲,擁有輕易征服觀眾的魔力,只有自己與死神的倒數拼戰。特別是片尾你看到真實世界的主人翁艾倫照樣登山攀岩,頓時間你發現這世上似乎沒有什麼事是做不到的。愛迪達那句廣告文案「Impossible is nothing」與耐吉的「Just Do It」應該可以折衷成127 Hours的上片文案,非常恰當,非常熱血,非常人生。
原文請點這裡
註:文中有四個○○○○,為保留部份觀眾完全不知情所以暫時不寫過程,看過片或知道這新聞的人可以理解那個四○代表啥
片尾那首Festival為影片特別版,請聽這裡,爆炸呀!
您是第 位訪客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