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寶萊塢片正港的造夢工廠,年產量1千多部中,主題大致圍繞在男女情愛或冒險動作片。(少部份如阿米爾可汗( Aamir Khan)把重點放在教育及歷史題材)。印度天王演員沙魯可汗(Shahrukh Khan)的《我的名字叫可汗》(My Name is Khan)倒是罕見地以穆斯林角度解讀後911議題,還捨棄過往擅長的華麗歌舞畫面,顯示出這片降低印度招牌菜比例,以期符合放眼全球市場的野心態度。(或是,這麼嚴肅的劇情片本來就和歌舞場面不對盤)
911事件成為美國宣戰恐怖主義的最佳護身符,讓他們出兵世界各國都充滿政治正確性,甚至還可以不顧聯合國規定打進伊拉克。但當好萊塢霸權主導影視角度,把美國人塑造成悲情、值得同情的一方,自是理所當然。將非基督信仰的國家種族妖魔化,邁入21世紀的後911時期,伊斯蘭教取代共產主義成為邪惡軸心。
然而,美帝國主義亂槍打鳥地制壓異議分子,甚至污名化中東民族,早就令他國厭惡至極。《我的名字叫可汗》明確地指出美國在後911時期,全力打壓其他民族信仰,以及誤判他國種族血統,這才是最可怕的恐怖主義。
如沙魯可汗入境美國拍片時,因為姓氏敏感被懷疑是恐怖份子同路人而受到嚴格盤查審核身份,還真是戲如人生。更顯示出美國基因裡的自大傲慢心態,連堂堂寶萊塢超級巨星都識不出。
種族仇恨、宗教對立這兩個人類史上的最大衝突來源,透過沙魯可汗飾演患亞斯伯格症的主角來化解。片中開啟了一段猶如《阿甘正傳》般的野史與正史對話,如卡崔娜颶風侵襲美國南方、美國政黨輪替誕生了首位非裔總統,都成為故事底下的時空背景。
我們隨著可汗的眼光,驗證種種不公平及困局,都可以因為角色的高度道德使命堅持而闖過難關。也突顯患有亞斯伯格症者,反而堅持善惡分明,竟是現實生活中自認高人一等的我們所缺乏的。
世人習慣偽善,總視半途而廢為常態。願意和當權者抗爭,贏取信任的眼光的人有幾位呢?可汗或是與《阿甘正傳》裡的阿甘相較,他們看似簡單的傻勁執著成了我們最缺乏的拼勁起點。
《我的名字叫可汗》出發的眼光,異常溫柔,極度包容,儘管故事略顯煽情樂觀,畢竟這是寶萊塢一貫的制式快樂結局,省去了華麗歌舞,總不能連勵志精懷都一概拋開。看看《我的名字叫可汗》的全球票房數字(寶萊塢輸出海外的最賣座紀錄,約2100萬美金),證明反美聲浪能量之高。若好萊塢再持續把穆斯林與恐怖份子畫上等號,只會證明一廂情願的愛國主義是盲目而荒謬的。
原文請點這裡
您是第 位訪客
- Jun 07 Tue 2011 22:53
我的名字叫可汗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