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經過《寒戰》一片,打響了陸劍青、梁樂民這兩位常年在香港苦熬的幕後團隊,《寒戰》的高張力警界政治力對峙成了該片神采特色,來到兩人合作的新案子《赤道》把格局拉抬更高,不是只停留在香江警界。

層層佈局看似大玩警匪犯罪鬥智遊戲,但其實最終算盤,打的可是中港韓美四國政治角力戰,光從這份野心就值得稱讚這樣的編劇思維。更何況你還得調度張學友、張家輝、張震以及韓國兩位大明星池珍熙、崔始源,眾星戲份安排亦是一番學問。這種大陣仗雖然上回《寒戰》做得不俗,但前回其實也只聚焦在梁家輝與郭富城身上,《赤道》可是扎扎實實地做足戲份平均散佈這回事。

《赤道》從片名其實就棉裡藏針,最初開始片名定為『赤盜』,為日本替片中華人竊盜主謀取的名稱。赤當然就是赤色中國,所以這個名稱算是一語雙關。暗指當代中國崛起的山寨政經本質,其實就是剽竊盜取,再內化為自家特色。當然後來這個片名有幾分敏感,中國審查當局還是注意到了,只好把片名改為同音,但相對『中性』的地理名稱『赤道』了。

故事由一起空難開始,緊接著張震與助手文詠珊拿走韓國軍方的機密手提核爆裝置DC8以及十六件原料球到香港與買家會面,韓方派出兩位軍情幹部試圖攔回設備,並且希望避免一場政治風暴。本來看似有機會圓滿落幕,這時殺出北京高層王學圻影響眾人行動,故事就從這裡開始參入政治元素。

幕後起家的陸劍青(副導演起家)、梁樂民(美術起家)對於影片品質有一定保證,劇本企圖心雖值得玩味,但因為佈線複雜,難免讓人有幾分質疑兜圈子疑慮,特別是當最後片中反派動機慢慢浮現上檯面後,更因為故事結尾刻意埋下伏筆,可以看成續集出航的政治正確性,卻也可能會引發觀眾驚呼訝異的悵然失落。要在故事終點才帶出這個啞謎,不得不說陸劍青、梁樂民下了個險棋。

故事裡因為有著中國(普通話)、港澳(粵語)、韓國(韓語)與外籍軍火買家(英語),使得這裡頭有大量語言政治高度對比。昔日中國對上香港,可想而知,北京天子肯定只講普通話,恰如高層王學圻還會刻意問片中大學教授張學友『你聽得懂普通話嗎?』,但本片的香港角色完全沒有為了迎合上意而刻意講普通話,反而全講粵語,似乎也是一種不卑不亢的抗衡態勢。關鍵時刻換張學友講幾句普通話,暗指強國巨人老愛扮演天皇老子,但政治外交力卻落到敵我不分,只剩幾分擺闊拼排場的土豪劣紳模樣。至於韓港雙方溝通用上特製語音翻譯機,為影片適時添入幽默趣味,真是影片神來一筆。

《赤道》格局可說是近年港陸合拍作品中,最具政治魄力還能偷渡打擦邊球的劇本,若深諳地緣政治學的朋友看,可能第一時間就識出『赤道』引發的中國、韓國甚至到中國政治主權相對『曖昧』的香港這三個地區的外交問題,背後始作俑者可能導向哪個強權,這樣一看,趣味盎然,便自動撇去故事中其他支線所帶來的節奏失衡缺憾。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膝關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