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96081405.jpg
記憶,是感情的根,一朝淡去,情感隨之瓦解,愛情如傳真機上的紙逐漸淡去,親情則成了宇宙的彼端,最熟悉的陌生人,大概就是如此韓片孫藝珍和鄭雨盛主演的《腦海中的橡皮擦》就以早發性阿茲海默症為題,從愛情裡勾勒著悵然與無奈。


當你心愛的人逐漸地不認識了你,忘記了曾經的諾言,甚至把別人當成了愛人。《腦海中的橡皮擦》中那樣的情境,是所有戀人的墓碑,但癡情的鄭雨盛為了孫藝珍仍相信奇蹟的存在,那句經典的「別擔心…我會替妳記住一切」打動無數人,加上片尾鄭雨盛還為孫藝珍安排了一場他們首次重逢時的場景,為這段愛情畫下了句點,堪稱是硬漢也會噴淚的橋段。


改編自荻原浩小說《明日的記憶》的電影也是以早發性阿茲海默症為題,但和《腦》片大相逕庭的是,本片著重在親情與家人間的相處對待。我是先看了書,才看電影,書裡花了很大篇幅在介紹渡邊謙的陶藝課程,電影裡則強化了他覺得得病後和家人間的相處,書的結尾也不像電影處理的比較煽情,書裡渡邊謙最後忘記老婆時其實是很輕描淡寫,但電影這段卻很爆淚,是小說好還是電影好?就留給兩者都比較過的人思考,我個人是覺得電影處理得比較明快。特別是渡邊謙因發病後在餐桌上和妻子哭喊著:「和我離婚吧,我造成了你很大的負擔...」但妻子堅持不願,面對這個曾經奉獻大半輩子給家庭經濟基礎的男人,儘管他總是缺席了家中的重要時光,但她仍願意不離不棄。


比較讓我不解的是,書中或電影幾乎都讓渡邊謙的女兒這個角色成了不折不扣的花瓶,老爸堅持不讓她知道病情,甚至還要堅持在女兒婚禮前還要維持上班工作的狀態,很努力工作,藉此代表仍是社會的中堅份子,硬要撐著表面的假象,人前人後,辛酸只有自己知。女兒和父親恰好成了兩個對比,前者開放還帶了點嘻皮個性,先上車後補票結婚。父親則是保守,還在同一棟公司工作了25年才退休離開。兩個世代的對比,再顯明也不過。



人總是會生老病死,如何面對生死議題,我們永遠沒有把握能處理好,有經驗或沒經驗都還是會苦惱。另一部剛上檔的《超完美告別》(Death at a Funeral )反能把死亡議題處理的輕鬆詼諧,不得不佩服導演法蘭克歐茲(Frank Oz)與編劇迪恩克雷格(Dean Craig)了。光開場葬儀社把男主角父親大體運來時這段戲就讓人發噱,因葬儀社運錯人,男主角還很幽默地開玩笑說:「還好我有打開檢查,不然我就幫別人舉辦公祭了。」接下來一連串荒謬怪事發生,男主角老婆極力要討好婆婆,卻老被婆婆冷言相對。男主角哥哥是個暢銷作家,害男主角活在他陰影下,寫了多年的小說不敢拿給別人看,連喪禮致詞是由他寫時也被親友質疑,可以想見他壓力多大,偏偏這時還來了個亂場的,宣稱和他父親有男男情,這場喪禮儼然成了鬧劇....



《超完美告別》很精明地處理多條人際關係都能游刃有餘,從難解的婆媳過招或女婿面對傲慢岳父、一夜情想發展成一世情等,《超完美告別》場景簡單,故事卻很不簡單,解剖了現代人面對親情、愛情時的彆扭光景,讓人看了心有戚戚焉,每組人物的對待關係何嘗不是我們現實生活中的展延?最終,沒有人的告別達到完美,過於喧囂的寂寞,取代了我們假設的平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膝關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