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內容介紹
電影史上,有幾位導演不只是在拍片而已,他們還是發明家。《星際大戰》的喬治盧卡斯可以為了做視效和音效,各成立了不同的特效工作室。前者有ILM特效公司,現在許多戲院的音響認可標準THX,也是盧卡斯打造出來的。

盧卡斯是創世紀的技術狂人,詹姆斯柯麥隆則是徹底運用視聽技術的創作天才,他為了《魔鬼終結者2》的液態金屬效果,逼得當時ILM的人像運算技術大幅躍進,費盡苦心設計出拍攝3D專用的攝影機,為此花費大量時間及金錢。

他的《阿凡達》在試片之前,曾一度被視為「史上最大爛片候選之一」,因為花了快2.5億美金製作,那麼,真相如何呢?《阿凡達》以秋刀掃落葉的速度襲捲全球票房,一躍成為新世紀的票房霸主,刷下1997年《鐵達尼號》的成績。只有柯麥隆才能超越柯麥隆的票房神話說法不脛而走。

《阿凡達》最早的創作概念,其實是在拍《鐵達尼號》前一年就已經有,之後《鐵達尼號》大賣座後,柯麥隆立即向福斯片廠提出3億美金預算,結果遭到福斯片廠否決。柯麥隆事後回想,當年沒做或許是好的,因為動畫水準根本達不到那樣的規格。這幾年拜動畫特效大幅提升所賜,總算讓該片做出「以假亂真」的效果。只是該片在影像上有優異效果,但故事概念仍落人口舌,覺得新意不大。但若大家回想一下,該片劇本在1996年時完成,以當時的概念而言,確實還算新穎。只是邁進21世紀,調整幅度沒太多,難怪被影評/迷挑剔新鮮感。

影音表現
《阿凡達》在影音上的技術提升,應該只能用「渾然天成」形容。因為柯麥隆創造的潘朵拉星球,動畫效果美輪美奐,細膩度之高,非常驚人。若說一般數位廳放映效果,最銳利的影像質地能達到4K規格(坊間普遍設備是2K數位播放機,4K數位廳在國內並不多)。

但《阿凡達》的影像細膩度,一樣都是2K,但《阿凡達》的細致度的出色表現,難怪會讓大部份觀眾嘆為觀止。筆者其實有懷疑背景最底圖的解析度可能達8K,有空一定想問到柯麥隆本尊。

本次發行的BD規格其實比一般觀眾看過戲院的3D版本,影像上亮許多。因為3D版本戴眼鏡之故,顏色光澤下修不少。加上國內投影機的規格和燈泡亮度,老實說,及格的戲院應該屈指可數(筆者在國外看過柯麥隆參加的世界首映場)。

《阿凡達》BD的影像效果,以高畫質液晶電視欣賞的前提,亮度偏高,所以會讓觀眾有一種「怎麼我在戲院看到的亮度不如家裡看BD的效果?」若觀眾在家是用高畫質電漿面板看,或許會感覺比較柔和(因為發光原理不同之故)。

音響部份,《阿凡達》做的音場,讓人體會到正港的「身歷其境」。因為大部份5.1音效,後環繞不見得會整片一直設計音效。但《阿凡達》全片的音場會讓觀眾一直有被「包覆」的感覺,除了音效的左右前後對位,後環繞幾乎是一直有音效的,不管是在哪個場景,都有設計出色的環境聲響,讓觀眾能完全投入潘朵拉的世界。

特別收錄:《阿凡達》這系列一共出了3個藍光規格,第一個是最早發行的是沒有特收部份的純劇情片。再來第二個就是這款加長版3碟裝,這部份的特收非常驚人,好看得不得了。非常建議所有沒看或有看的人以「加長完整版」為收集入手片,至於之後要發行的3D藍光就看你府上是否有相關配備能提供服務了。

《阿凡達》這套藍光應該是目前當代藍光銷售界中的天王,而且一口氣推出三種藍光規格,這應該也是罕見的銷售手法。相信之後等到續集及第三集真的拍完的話,還會有一套三部曲套裝組合的。

第一碟版就是原始戲院版
導演加長版,多16分鐘加長片段及另一個序幕
另外就是戲院特別版,比原始戲院版多八分鐘

Disc2:
「捕捉阿凡達」 紀錄片
逾45分鐘從未曝光刪剪片段,可以想像當初剪接有多痛苦了
製作資料參考

Disc3:
打開潘朵拉的秘密盒子,讓你更深入了解製片過程:
互動場景重組欣賞
17段製作特輯,全面解構拍攝器材、電影配樂等

註:藍光三碟全以BD 50為錄製規格,看得出來有多下重本。


註:3D 藍光版將在2012年10月發售,得利發行

故事:8分
影像:10分
音效:10分
特收:10分
娛樂:9分

本文已登於高傳真視聽雜誌,加入膝關節粉絲團,請點這裡



關鍵字:James Cameron、詹姆斯柯麥隆、詹姆士卡麥隆、阿凡達、Avatar、Avatar BD Extended Collector's Edition、戲院加長版、戲院完整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膝關節 的頭像
    膝關節

    愛護你的膝關節2.0

    膝關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