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總是有這麼一個俗氣的愛情比喻:把愛情當成在沙灘上揀貝殼。看到喜歡的就撿起來,如果只能撿一次的話,你怎麼知道再往下走不會看見更漂亮的貝殼呢?現實生活中,你往往沒有那麼多運氣,會不會往下走發現有一個更喜歡的呢?這時手上那一個該怎辦?
事實就是:我們高估了自己的運氣,也低估了愛作弄人的命運。
《愛在日落巴黎時》以《愛在黎明破曉時》電影發生後九年為時間軸,對應著兩位主角的真實年輪歲數,他們從20多歲的年少走向了30歲。從相信純然浪漫的年紀到了務實時日。席林仍是一副天生反骨,擔任綠十字環保組織的工作。而傑西則把當年相逢的風花雪月情節重新編輯書寫,讓那一晚成為了一本書。這本書甚至成了暢銷小說,使得傑西因此來到歐洲巡迴宣傳。就在最後一站巴黎宣傳時,席林特別來捧場,重逢後的兩人,能讓當年悸動的情愫再次發酵嗎?
愛情電影的美好在於起點,以及無法預測的終點。
也因此,《愛在黎明破曉時》才會如此迷人,因為我們對於他們兩人半年後是否重逢毫無頭緒。但來到《愛在日落巴黎時》時,就有別於童話故事的制式『幸福美滿』,這裡提出的是對於『幸福美滿』的各種反動。第一集有著這麼浪漫純粹的巧遇,這種偶然與巧合近乎為人們信奉的浪漫準則。
第二集便多了幾分添加現實的時間成本,你是否能像九年前一樣喜歡我?如果我們會是天生的一對,為何這九年來都沒機會重逢?為何九年前沒有碰面?現實總有眾多無法逆轉的羈絆牽制著我們,你乞求命運之神眷顧憐憫,但答案多半是否定的。於是傑西結了婚,還生了個兒子,而席林也交了幾個男友,甚至還曾經跟傑西一樣,都住在紐約一段時日過。兩人即便擦肩而過,卻不太敢確信那是對方。
人生,不就是充滿了這樣的嘆息嗎?不管是錯的時間或是對的時間,總是一再錯過對方。關於愛情,根本就沒有一個好時機。
片中說的那段:『人在年輕的時候,會相信未來會遇到很多和你心靈相通的人。可是人生走到後來才會領悟到,那只會發生區區幾次。』
傑西最後選擇了改變既定人生節奏,因為,終究沒有所謂的『愛情好時機』。在他面前彈吉他唱歌的女孩,吟唱著『愛情來得正是時候,你尋得我正是時候,我的寂寞夜晚從此改變。』,徹底使他相信愛情這件事。
機會曾經被命運作弄了一次,他身體裡流動的浪漫銀河,在那一刻,重新進行了宇宙大爆炸。愛情撞擊著全體秩序,既然這麼愛那個人,也可以享受對方幫我們重新註解人生吧?即便一切都要重頭來過。
『寶貝,你要錯過你的班機了!』、『我知道呀!』
可以錯過班機,但不能錯過面前這個人。可以錯過年少倉促,導致忍受近10年的朝思暮想。愛情電影往往沒有續集,因為所謂的浪漫,都是建築在虛幻綺麗幻想中,續集揭開了那道面紗,重逢之後呢?就沒有把握說準浪漫定義了。
膝關節粉絲團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