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對寫作有興趣,當代好萊塢的編劇作品自然會是你感興趣的簡易娛樂。能從100分鐘左右看一個好故事,當然也可能是200分鐘。 通常寫100分鐘的好故事,那個人會是伍迪艾倫,寫200分鐘的叫做昆汀塔倫提諾。
我們很容易找到塔倫提諾的評論或是訪談,相較之下,伍迪艾倫則沒那麼常接受訪問。事實上我發現他宣傳影片的時間沒有很多,想像這位先生從70年代開始就長期筆耕,執導電影的節奏也幾乎維持一年一部。我始終認為如此規律的創作並非易事,大家可以研究一下好萊塢有哪個導演多產程度到伍迪艾倫這種節奏,當然不是說文藝片就特別好拍,事實上伍迪艾倫拍的多半為神經喜劇(Screwball comedy),這類故事更難寫。
《對話伍迪艾倫》一書,是由資深記者艾瑞克‧雷克斯(Eric Lax)自1971年至2009年貼身跟訪伍迪艾倫之後,幾乎算是伍迪艾倫先生30多年來的創作背後故事。伍迪艾倫曾自認不曾寫出最完美的故事,即便大家盛讚他的《漢娜姐妹》、《曼哈頓》或是到近年最受好評的《愛情決勝點》與《午夜・巴黎》。
他總是說每次寫作到拍片其實充滿了無限變數,這次拍不好的問題,想辦法下次能解決就好。而且伍迪艾倫倒坦誠自己創作之中,有些作品因為自己的演出欠佳,使得故事缺乏說服力(如《愛情魔咒》,事實上我倒不認為那部他的演出引來負評) 書中有不少段落提到伍迪艾倫如何尋找靈感。
讓我有點意外的是,因為伍迪喜歡在街頭走路找尋靈感,但隨著他的知名度增加之後,其實很難在街頭順利地尋找靈感,畢竟會有不少人前來搭訕聊天或拍照。最後他選擇洗澡找靈感,反在書桌前卡住了,就進去洗個澡。也許洗澡時的負離子釋放還真能刺激寫作者靈光一現(結果這樣說的話,我猜伍迪艾倫應該會是編劇界的宜靜)。
此外,伍迪表示,常年寫過笑話與脫口秀的經驗,讓他養成了很多時候只要一有靈感就會寫在小紙條上,之後需要拼湊出大故事的時候,就會去那堆靈感紙條中尋找刺激。倒看看這堆紙條中,有哪些靈感還沒用掉。這對寫故事的人還真是個有趣的建議。
伍迪艾倫是個非常勤奮的寫作者,電影大綱多半不到一頁,如何筆耕完成全戲對話節奏。我想《對話伍迪艾倫》一書將會是獻給他的影迷們一窺他的創作視野,也會是獻給致力寫作故事的朋友們一本絕佳攻略藍圖。
如果想購買請點: 博客來 http://goo.gl/ez6bSp
留言列表